转战香港
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在2009年可谓是风云人物。2009年6月,其以263亿港元收购江苏中能硅业的全部股权,当时的这项收购,是以2亿美元现金、抵押票据3.5亿美元和发100亿新股三种方式支付,创下了香港联交所2009年增发新纪录。
在此之后,公司又配售13亿新股,以赎回抵押票据。
这场被当时媒体称为“豪赌”的交易,被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列入“十大并购事件”中。在2009年末的胡润能源富豪榜上,朱共山更是凭借此项并购,位列榜首,个人财富超过施正荣、彭小峰。
且不说当时赴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几乎股价夭折近半,而相比之下,香港资本市场平均15倍的市盈率回报,也提供了更广阔舞台,更何况,这是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太阳能企业,更受市场热捧。
在江游看来,赴美上市更贴近用户市场,是更好的选择途径,为此,江苏中能曾做了很多先期的准备工作,但金融风暴来袭,市场迅速变脸,“只有选择主动放弃,转战香港”,江游说,现在回头看来,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不过,编辑获悉,公司仍未放弃赴美上市计划,但要看市场情形。
可以看出,自从将保利协鑫装入上市公司之后,朱共山积极铺路融资渠道。
为了顺利达到理想的产业规模,保利协鑫找到的合作伙伴是中投公司。2009年12月23日,中投以55亿港元持有保利协鑫2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且,保利协鑫还将和中投在下游太阳能电厂成立合资公司。
中投的进入,不仅给保利协鑫带来了足够的运营资金,还将帮助其迅速进入太阳能发电业务,并在国际上强化公司知名度。
“这使我们多晶硅三期和1GW的硅片建设费用已足够,如果以后再有其他的扩展计划,会考虑银行贷款。”保利协鑫投资者关系处人士表示。
多晶硅以规模取胜,越大的规模越有利于成本降低,同时又投资巨大,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介绍,每3000吨约需20亿元人民币投资。
多晶硅市场价格暴跌之后,长单价约维持在55美元/公斤,而2009年前三季度,保利协鑫多晶硅成本在41.7美元/公斤,“这里面还包括10%-15%的折旧成本”。
相比之下,目前,全球领先的企业Hemlock和Wacker生产成本约在25-35美元/公斤,“但他们做了十几年,没有太多生产折旧”。
“我们多晶硅平均成本售价在71.7美元/公斤”,保利协鑫称,目前产品约70%走长单,手里的长单有多晶硅33000吨,硅片15.4GW。
接下来,保利协鑫将通过争取直供电、改进氯氢化设备,一年之内,将成本控制在30美元/公斤。“在硅料领域的产量,我们去年年底可达7500吨,今年则在1.4万吨-1.5万吨左右,保守估计,利用率在80%。”
未经审核的2009年三季报显示,1-9月,协鑫光伏综合收益达19.17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8%。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在经过几轮配股,融资后,保利协鑫负债率大大降低,目前只有20%多。据编辑了解,同类企业的负债率则在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