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让瞿晓铧引以为傲的还有,他是中国“****”(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第一位光伏从业者,也是“****”特聘专家中惟一名光伏专家。
来自德国大众的创业机会
瞿晓铧第一份工作是在加拿大安达略省电力公司。他参与筹建了当时的一个半导体开发项目SpheralSolarTM,是这个七人项目小组的带头人。这是他在光伏研发方面首次崭露头角。1997年,SpheralSolarTM被ATS公司收购,瞿晓铧也随之加盟ATS公司。
“世界上很少有如此造福人类的事业了,这是一个真正能够为子孙后代做些事情的行业,它将为我们留下一个清洁美好的地球。”瞿晓铧表示,自己刚工作时就很看好太阳能产业。
但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环保、气候变迁等概念刚刚提出,并未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而《京都议定书》也是直到1997年才最终签订。在当时,太阳能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行业。
根据Fuji Chimera的统计数据,在瞿晓铧进入这一行业前的2001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规模仅有15亿美元,规模大致是600兆瓦,还不及今年阿特斯半年的组件产量。
“当时ATS的太阳能只是一个小部门,而且不赚钱。不赚钱自然无法引起公司的重视。我的很多时间都花在了写报告等文案工作上。自己的很多的想法、想做的事情在原公司都无法做到。”在这种背景下,瞿晓铧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瞿晓铧创业的初步想法就是,太阳能的运用应该多元化,其中也包括将太阳能作为汽车电池充电器的运用,“很巧,大众汽车也有这么一个需求。”
在美国和加拿大,从汽车出厂到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的停放,等到出售的时候,电池往往都已经没电了。为此企业得重新为电池充电,费时又费力。德国大众想通过太阳能充电器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2001年就发出了一系列的邀请,正好瞿晓铧所在的ATS就是一个汽车业的供应商,同时也拥有太阳能事业部,因此也就拿到了一张邀请。
太阳能汽车充电器是瞿晓铧的第一个光伏产品。当年9月,瞿晓铧带着样品和商业计划书来到ATS老板面前。“我对他说,这个产品肯定会有很大风险,因为谁都没做过,可一旦成功将为ATS太阳能事业部带来极大推动。”
“但这需要投资。而且如果要成本够低,这个项目只能在中国做。现在有两种方案,如果你要作为主要投资者,那么我是你的雇员,我帮你管理,你负主要责任;如果你觉得中国太远,这个项目离主业也太远,那么你提供设备,当小股东,我来承担所有剩下的风险,怎么样?”
ATS的老板回答:“你负责,我支持。”至此,瞿晓铧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据瞿晓铧介绍,当年ATS设备入股大致折合30万美元,而五年后阿特斯上市,ATS选择退出,获益3000万美元。当年的投资获得近100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