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对我国而言,所谓的“光伏大国”仅仅是“生产制造大国”。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存在“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议价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低”的“双低”局面。
正逢其时,国家能源局负责编制的《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已明确将光伏“十二五”装机目标上调为10GW,到2020年的光伏装机目标可能大幅上调至50GW。这如同给中国光伏行业开启国内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似乎感受了中国光伏“春天”的来临。如果能真正切实地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实现10GW安装量,2020年实现50GW的安装量。那么,可以这样说,中国国内光伏将会在3-5年内发生爆炸性的“变革”,而在未来10年内中国光伏将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真能实现吗?事实上,制约中国国内光伏发展的,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光伏发电成本高,上网电价不明确,光伏补贴力度又有限所导致的。另外,产能过剩之声未见停息,而光伏行业近段时间又迎来了大批“新进人员”,行业竞争的态势明显加剧,行业整合的步伐也开始提速。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行业竞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都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个人文社会里,尤其是一个法制社会中,构建各行各业稳定地规范而有条不紊地发展,不正是我们印证了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而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急切盼望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光伏产品成本的下降,上网电价的早日出台,行业规范制度的健全完善。否则,几经波折的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岂不成为“空中楼阁”?一个成熟的有着完善行业标准的光伏业,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如果是一派乱象恐非中国光伏之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