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受双重挤压 中企需内外兼修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目前,全球光伏组件的库存大约在11GW左右,国内的库存为6GW左右,乐观估计要到明年的五六月份才能消化大部分库存。而在去库存的同时,企业仍在生产,因此,库存还维持一个很高的水平。预计这种亏损的状况会持续到2012年年底。

    “双反”更添忧愁

  中国光伏业第三季度亏损本来已经使企业备受煎熬了,美国的“双反”调查又使产业雪上加霜。 

  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使平价上网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近10年来致力于光伏技术的研发,为最新光伏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作出了贡献。 

  “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大部分由美国和欧洲等地进口。为生产光伏产品,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中国生产企业在2010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及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少于30亿美元。”中国机电商会在代表中国光伏企业发表的声明中强调。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对欧洲上下游产业和就业的带动规模甚至更大,欧盟企业利用中国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欧盟从中国进口产品中的获益远远大于保护个别落后产业所可能带来的收益。 

  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获得商业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而非低价倾销或政府补贴。中国光伏企业是否享受了特殊的、额外的政策?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的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光伏产业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引领世界发展的产业,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企业家牢牢把握住了机会,在光伏产业链的建设,技术的开发和进步,以及规模化发展等方面抢先了一步,使得我们的成本有很大优势。”施正荣认为。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瞿晓骅说,中国光伏企业从海外设备、原材料供应商那里采购了大量的产品,如果设立贸易壁垒,结果只能是双输。

  提高竞争力是关键

  面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申请,中国光伏企业不再沉默,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尚德、天合、英利、阿特斯等4个组件企业日前坐在一起,表示将拿起法律武器,一致对外,维护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