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光伏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由此看来,内外结合的多样化光伏市场是激活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多样化的市场一旦形成,能够很好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增强企业积极性,形成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可以说在世界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是全球光伏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行业。“双反”虽然将进一步加剧光伏产业的困境,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也将促使光伏产业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升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桐乡光伏企业如何自救

  其实,不管是“百力达”、“正国”还是“嘉晶电子”,企业老总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在此前后,桐乡不少民营资本疯狂涌入这一行业。仅“百力达”一家,2010年就新增了10条25兆瓦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当时人们并没有预见到突然转冷的市场。但残酷的事实面前,自救恐怕是最实际的选择。

  最近几个月,“百力达”每月都拿出3%的销售额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研发人员纷纷在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下功夫,以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他们还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并着手用更环保的材质替代原来电池片中的化学用品。

  逆境刺激下的发展道路也许会很艰辛,却不能阻止桐乡光伏企业前进的心。不管是否遭遇严重环境冲击,桐乡光伏企业都随时做好出战准备。

  “虽然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以来,对桐乡的光伏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就我们公司而言,目前受到的影响还相对较小。”“嘉晶电子”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硅片制造属于光伏产业中的中游企业,在本次“双反”中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而且出口美国的销量在所有出口销量中的比重也不到10%,可以说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我们也在积极筹划接下去的发展道路。”

  接下来,他们将会逐步将生产基地搬迁到国外,像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方。“两反”的针对性较强,只要原产地不是中国就可以合理避开这样的贸易壁垒。而且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形下,将生产基地搬迁至某些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从长远利益上讲,搬迁生产基地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最有利的途径,但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所以就目前而言,更多的企业选择转口贸易方式,委托台湾企业生产加工。

  产业的危机正是调整的良机。“我们依然相信,只要熬过这段时期,光伏产业还是有光明未来的,但这次危机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赢得竞争,光伏企业必须努力革新技术,降低成本,促使产业升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重复投资或是充当国外代工的角色。”“尚源”老总感慨地对记者说。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