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搅局 光伏行业洗牌步伐或放缓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作出裁决,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这并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相关关税,早在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就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0%-4.73%的反补贴关税。不过,与3月份的“象征性”关税相比,这次的裁决是有史以来美方开出的最严重的一次惩罚性关税。

  本已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中国光伏企业,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结成厚厚的冰。据统计,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这些公司对美出口金额达到了将近31亿美元,损失可谓惨重。

  虽然包括美国一些理性的光伏从业人士都不看好美国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英国《经济学人》认为“美国将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拒之门外,既不会帮到这个星球,也不会帮到自己国内的消费者,关税甚至不会对美国的太阳能公司提供多少保护。”但是,裁定既成事实,不得不接受。

  中国光伏企业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第一时间组成了同盟,积极、顽强、有力地抗辩,并上诉至WTO。在美国针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双反调查”出来不久,5月24日,中国商务部也发布2012年第26号公告,公布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贸易壁垒调查的初步结论。

  然而,无论是谈判解决,还是在WTO的法律框架内平息,总需要一段时间。而中国的光伏企业面临着高库存无法消化,停产的威胁。美国的双反拔高了中国相关光伏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必然失去竞争力。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者转而向台湾企业寻求代工成为规避美国双反的有效途径。而这都会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让竞争力下滑。

  台湾企业因双反却收益,很多光伏企业都满负荷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其订单需求。与此同时,台湾光伏企业还趁机提高光伏电池的价格,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的提高。中国内地光伏企业表示强烈不满,与相关厂家进行谈判。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日台湾地区光伏企业与中国大陆光伏企业的价格商谈已陷入僵局。不过,也有一些光伏企业在与欧洲客户的谈判中成功提高报价。

  光伏价格战固然摧毁了一些企业,但是必要的竞争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如果去年光伏产品的价格还在2010年底那样的高位,中国不大可能会启动国内市场,并带来如此大的规模扩张。价格的下行,对于产品的普及推广,市场规模的放大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台湾企业推高价格,必然导致一些不具有技术实力和成熟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继续苟延残喘,不利于整个光伏产业的整合,以及未来的健康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