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双反后话:各地光伏企业紧急行动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嘉兴光伏企业抱团奋进迎接春天

  “双反”的影响有多大,怎么应对?产业新的增长点何在?要逆势而上,政府还需要给予哪些支持?……近日,在一场全市太阳能光伏企业座谈会上,企业和部门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抱团奋进的局面正逐渐形成。

  七年之痒 企业蛰伏等待春天

  2005年,以无锡尚德上市为标志,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2012年,这一曾经的朝阳产业,却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

  欧洲光伏补贴下调、美国“双反”调查,如今欧盟又提出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光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中科院物理所主任马恩高看来,这似乎暗合了中国人“七年之痒”的说法。

  在这七年轮回中,嘉兴光伏产业也经历了大起大落。2005年,我市光伏产业销售产值仅有5亿多元,而现在我市拥有光伏企业近百家,2011年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占全省光伏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行业发展急转直下,不少企业产能缩减、资金链吃紧。

  面对困境,企业家状态如何?包括昱辉阳光、天通控股、晶科能源、尖山光电在内的许多光伏企业在座谈会上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光伏产业没想象中那么糟糕,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比如,对于当前关注度极高的欧盟对中国产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一事,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就认为“并不可怕”。

  “‘双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经验去应对。”李仙寿表示,经过之前的渠道建设,目前昱辉阳光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机构和仓储物流基地,拥有150名以上的海外销售人员,无论是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还是澳洲、日本等高端市场,都建立了销售渠道,所以即使欧洲发起反倾销调查,也只影响公司20%至30%的业务。

  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目前,昱辉阳光旗下的三个生产基地都保持了满负荷生产,今年的出货量预计会比去年增加一倍。

  此外,各家企业纷纷预测,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寒冬,光伏产业的春天将在明年到来。

  逆势而上 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传统的欧美市场大门不断关闭,许多光伏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新兴市场,尤其是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