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供应商生存状况将好转
IHS认为,到2013年光伏组件市场形势将有所好转。的确,光伏产业将不得不渡过明年年初两个季度的艰难时期,但是明年下半年产能过剩形势将出现缓解,光伏企业将恢复盈利。
总体而言,自2013年前6个月之后,全球光伏市场装机量将再次反弹,随后在下半年继续进行调整。据预计光伏系统装机量将以每年10%的增速上涨——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市场将弥补欧洲光伏市场需求量的下跌。最终产能扩张将走向尽头,预计2013年组件制造产能将达到51.9GW。与此同时,由于2010和2011年大量投资致使光伏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而2013年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影响将不会超过今年的情况。
综上所述,困扰光伏市场的组件价格下跌问题将在2013年有所缓解,并且最终将在下半年平息下来。到2013年第四季度,晶体硅组件平均价格将达到每瓦0.55美元,较2012年同期下滑14%。
据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光伏组件产业营收将触底反弹。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组件营收额将再次超越70亿关口。而201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组件营收超过100亿美元。尽管如此,市场好转将有助于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在2013年下半年盈利水平显著上涨。
②中国光伏业三年内仍将领先
近日饱受“双反”困扰的国内光伏产业又将经历一轮“大浪淘沙”。市场研究机构GTM 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表示,未来三年将有180家光伏企业走上倒闭或收购的道路。而在2015年全球前9位领先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名单中,中国企业仍将占据其中的7把交椅。
“预计未来三年,太阳能行业光伏组件依然产能过剩。”GTM分析预测,至2015年,产能过剩与价格低廉将导致现存的180家组件制造商倒闭或被收购。
北美光伏逆变器大厂赛康科技上周宣布,根据美国破产法,已向美国特拉华法院提出破产保护请求。曾是全球最大光伏电池生产商的德国Q-cells也在此前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行业整合成为光伏业的一条必经之路。
报告认为,目前绝大多数高成本的制造商位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那些高成本的企业将面临两难抉择。目前,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制造成本每瓦超过80美分,而他们中国竞争者的每瓦成本介于58美分至68美分之间。这些高成本企业要么被收购要么就此退出。”GTM资深分析师希亚姆·梅塔说。
此前中美光伏贸易战以美方征收高额“双反”税的结果落下帷幕,双方争夺异常激烈。对此,报告则预测,2013年末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制造商或将集体消失,“鉴于这一产业目前的状况,以及中国致力于发展本国太阳能制造产品的决心,美国公司将很难与其竞争”。
中国企业未来三年仍将领跑全球光伏业。180家“黑榜”企业中也包含54家中国企业。不过报告认为,这恰恰为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等光伏巨头提供了收购机会。而在报告列出的2015年全球前9位领先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名单中,中国企业占据7个席位,其余两家为美国企业。不过,传统龙头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并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