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策才能给光伏产业明媚的未来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及,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善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产业长期处于“三头在外”的窘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光伏电池生产规模虽已居世界第一,却仍走不出“三头在外”挣小钱的老模式,并触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所谓的 “三头在外”是指:一、光伏电池的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二、多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三、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多年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内高能耗,产品出口到国外为老外节能,这种发展模式已到了该反思和检讨的时候了。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的6年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增长超过10倍以上,其中2009年出口产品超过150亿美元,出口比例占90%以上。市场的缺失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必须将样品送到欧美进行美国的UL标准或欧盟的IEC标准认证。此过程耗时长达10个月甚至一年。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欧美光伏企业在国内销售则无须任何认证,间接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缺乏市场的另一危害是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个光伏产业。

  然而,与此同时,占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比重80%以上的晶体硅产品,其主要原材料90%以上产自国外;同时,我国多晶硅提炼技术长期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而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和自动测试分捡机等高端关键技术设备则都依赖进口。按照从硅料(多晶硅材料)到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划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结构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结构。而在利润分配上,则是上游占大头,高纯度硅料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光伏产业大部分利润被成本抵消。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