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气的光伏新政:掩耳盗铃的现状与无奈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是的,上述新政都与光伏“入户”无关,但却与“分布式光伏”息息相关。扩大分布式光伏的概念范围,集中资金大建一批大型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所谓的“新政”看起来也不过如此。“就是这样”,分布式光伏发展到此,或许已经日渐成为了利益的博弈与再分配游戏。光伏入户?太阳能光伏个人应用?屋顶上的太阳能私人电站?中国的光伏发电行业似乎进入了一条岔道。与此同时,老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龙头——德国,却传来了一场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公社运动”消息,主角就是光伏。

  媒体机构能源观察网在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协助下,通过对莱比锡电力市场(EEX)数据分析,对德国光伏、风电出力情况来了个“刨根问底”。根据对当时德国电网的运行状况:发电负荷、用电负荷、电力交换的研究分析,6月9日中午德国首次超过50%的用电来自光伏,创下了世界新能源领域的最新纪录。

  这就是分布式光伏在德国的成就。在德国政府的规划下,太阳能发电一开始就“接地气”直接与住宅屋顶联系起来。并在推行过程中切切实实的做到了光伏“入户”。目前,德国已有半数家庭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一场由公民投资、生产、消费的公民能源运动也由此兴起。约15万普通公民通过700余个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参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分销。能源合作社的野心并非局限于自产自销能源,近日,一家名为“柏林公民能源”(Bürger Energie Berlin)的合作社已与柏林市政府合作,将在2014年下半年与现行运营商、瑞士电力巨头Vattenfall共同竞争柏林市电网的特许经营权。

  毫无疑问,太阳能已经在德国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历史。反观国内,分布式光伏却似乎走向类似”自欺欺人“的岔道。光伏不入户,怎能接地气?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