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弃光限电不容小觑
尽管通过保障性收购、限制新建电站指标发放等一系列手段,弃光限电问题已经在2017年得到缓解,但是在电站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弃光限电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首先,存在于西北地区的弃光限电问题只是得到了缓解,而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且“缓解”的代价是西北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近乎陷入了停滞。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为主,但是近年来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发展放缓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弃光限电。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集中式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齐头并进,协同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弃光限电已经连续四五年成为光伏行业的“心病”,却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其中原因有三,第一,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越了新能源发电对传统煤电的替代速度;第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是消纳水平有限,然而我国却没有形成东、中、西部协同消纳市场,输电通道建设严重滞后;第三,现有电网调峰能力及灵活性不足,省间交易存在壁垒。
其次,由于西北地区弃光限电严重,目前全国的光伏发展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到了中东部。近两年来中东部的分布式、集中式装机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而在政策红利不断、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中东部的光伏发展有可能会重蹈覆辙,再次出现弃光限电的问题。
弃光限电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电力市场上对于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没有做好准备。就像突然拥有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却因为刚吃完三碗隔夜饭,最终只能将美味佳肴倒掉。要解决弃光限电问题,一味的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加以抑制并不是办法,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快新能源发电对于传统煤电的替代速度,然后加强电网、输电通道的建设,消除省间壁垒,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协同消纳市场。
四、光伏补贴拖欠愈演愈烈
或许这又是新能源发展过于迅速的原因,包括光伏补贴在内的新能源补贴拖欠,近年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至今为止国家也没有出具更加有效的政策及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补贴资金巨大的缺口使得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获得补贴,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而一旦某一个产业链环节的企业整体承压,那资金问题将会联动到整个行业。此外,由于光伏电站尚属于新兴产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融资、贷款,光伏企业常常因为补贴拖欠而举步维艰。在没有新政策下发的情况下,光伏补贴拖欠问题将会一直存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
五、贸易纠纷不断,光伏“走出去”前景不容乐观
2017年,中国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新增装机全球第一的国家。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在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其中硅片产量占全球的83%,组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1%。我国不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而且对全球的光伏市场具有极大的掌控力。另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光伏市场却开始萎缩,欧洲最大的光伏企业SolarWorld宣布破产、美国最大的组件企业之一Suniva也宣布破产;据报道,2017年日本的光伏企业倒闭数达到68家,为历史新高。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难免让其他国家眼红,即使欧美等国家的光伏产业主要是自身发展出现了问题,他们也纷纷怪罪于中国。并由此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双反”与贸易调查。
1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全球光伏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的建议,美国将对全球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特别关税。这项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中国;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发布公告,建议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70%的从价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印度的临时保障措施税针对的依然是中国。而这仅仅是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的贸易纠纷而已,如果将时间线扩大到一年、五年,我国光伏产业简直就是在不断的“双反”之中成长起来的。
目前,以我国光伏产业对全球市场的掌控力,依托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个别海外市场的关闭并不会对整个行业形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开始对中国进行“双反”等贸易措施,那我国的光伏产业将难以持续性发展。贸易摩擦的频发,阻碍了我国光伏“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导致全球光伏应用成本快速上升,不利于推动全球光伏应用。
在此情况下,我国光伏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国际新兴市场,降低对个别市场的依赖程度;一方面需要研发最新的技术,降低成本,用强大的竞争力作为自己的“敲门砖”,延续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