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8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十大热点企业(上)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NO2、隆基股份

在很长的时间里,隆基股份都以单晶巨头的身份对标保利协鑫。而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隆基股份坚持的单晶产业市场份额正不断提升,但这位单晶巨头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数据显示,隆基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91亿元,同比下降24.54%;前三季度净利率11.52%。

这样的业绩表现也许还算不坏,但是对于前些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隆基股份来说似乎有点差强人意。但是这似乎对隆基股份来说都不是问题,2018年他们依然在强势扩张。

年度关键词1:扩张

2018年初,隆基股份对外披露了《关于单晶硅片业务三年(2018-2020)战略规划》,计划在2017年底硅片产能15GW的基础上,力争单晶硅片产能2018年底达到28GW,2019年底达到36GW,2020年底达到45GW。

即使近年来隆基股份已经向人们展示了其创造奇迹的能力,但是如此宏伟的战略规划依然令人咋舌。

1月4日,隆基股份子公司隆基乐叶与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就公司投资建设滁州年产5GW单晶组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投资概算约19.5亿元。

3月23日,隆基股份子公司隆桥光伏拟投资13.65亿元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建设228MW光伏发电项目。

这些扩张计划或许在“531”之前尚能得到理解,但是“531”行业受到重创之后隆基股份并没有停下脚步。

8月,隆基股份公告称,将募集39亿元资金用于建设宁夏乐叶年产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滁州乐叶年产5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

8月4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银川投资建设年产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

透过上述投资计划可以发现,不管行业处于怎样的状态,隆基股份都坚定不移的按照自身的扩张计划而走,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他们强大的技术实力之上。

年度关键词2:技术突破

2018年不仅是隆基股份产业扩张的一年, 也同时是技术突破的一年。

1月18日,隆基乐叶60型高效PERC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41%,创造了新的单晶PERC组件转换效率世界纪录;4月24日,隆基乐叶60型单晶PERC半片组件功率突破360W,刷新世界纪录。

5月25日,隆基乐叶研发的60尺寸型双面叠片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20.66%,突破世界纪录。

11月8日,隆基60型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0.83%,再次打破单晶PERC组件效率世界纪录,这已是2018年以来隆基乐叶第四次刷新组件技术的世界纪录。

在效率提升方面,隆基股份一直是行业先驱,在成本下降方面亦如是。横贯2018年全年的单多晶价格战,成为了这一年不得不说的故事。

年度关键词3:价格战

单晶与多晶的争战在2018年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再加上“531”政策的助燃,单多晶之间你来我往的价格战可称之为年度大戏。

10月23日,隆基股份宣布将P型M2 180μm厚度单晶硅片降价为3.05元/片,降幅3.17%。这已经是2018年来隆基股份主动进行的第十次降价,从年初的5.4元/片到如今的3.05元/片,隆基的单晶硅片价格降价2.35元,降幅达到43.5%。

相对应的,多晶产业链也从4.7元/片下滑至2.17元/片,降价2.53元,降幅53.8%。

经过这一轮价格战,单晶硅片及多晶硅片的价格都近乎“腰斩”。这一轮价格战持续时间之久、价格降幅之大、对行业影响之深,都将是光伏史上不得不记的一笔。

编辑点评:

2018年对于隆基股份来说不如往年轻松。在多晶产业普及金刚线切割、多家同行巨头企业开始涉足单晶领域之后,隆基股份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隆基股份依然保持了在单晶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其产能扩张计划的信心正是来源于此。一旦行业度过低谷期,隆基股份或可凭借如今的布局率先获得突破式进展。

NO3、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是上游领域中极为特殊的存在。相对于很多老牌企业,通威股份在光伏领域其实可以算得上是“新秀”,但是相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位“新秀”的成本管控能力及发展速度却让人望而生畏。

三季报显示,通威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8.59%。基本每股收益0.4275元。

在行业状况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营收、利润正向增长,通威股份的实力不可谓不强。而与隆基股份类似的是,通威股份在2018年也选择了扩张之路。

年度关键词1:扩张

2017年12月,通威股份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包头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和乐山2.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这一发行债券的计划于2018年7月30日获得了证监会发审委的批准。其中,26.5亿元用于包头2.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23.5亿元用于乐山2.5万吨的高纯晶硅项目。

据了解,通威永祥目前具有2万吨多晶硅产能,位居行业第三,募投项目实施完毕后将进一步提升至7万吨。未来,包头、乐山两地新项目投产后,通威股份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有望降至4万元/吨,相较于国内外普遍大于7万元/吨的生产成本,多晶硅成本优势较为明显。

针对扩张之后会不会出现过剩的问题,通威股份表示,公司现有订单及意向采购量能够覆盖公司新项目投产后的产能。

年度关键词2:高效转型

技术实力就是企业最大的后盾,通威股份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2018年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是亮点多多,而细观通威的布局可以发现,他们似乎对高效化技术情有独钟。

2018年5月上旬,通威太阳能自主研发出了超420W的高效叠瓦组件,其72片版型组件组件转换效率可达20.7%,最高发电输出功率达421.9W,破PERC组件世界纪录。

5月22日,通威太阳能、上海微系统所、三峡资本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正式签订硅基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方将在推动SHJ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在产业化运营、技术、资金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据了解,项目将建设SHJ太阳能高效电池中试线和产业化运营,量产化SHJ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将超过23%,所生产的太阳能组件功率有望达到500W,同时硅材料成本将降低至少40%以上。

高效化的趋势已经是行业共识,通威股份在叠瓦组件、SHJ电池方面的尝试让人敬佩。毕竟他们一直以上游硅料、电池片业务为主,如此在新型高效技术方面投入并做出成绩并不简单。

编辑点评:

通威股份的发展速度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以上游硅料、电池片业务为基础,以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为前提,通威股份的未来发展可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之上扩张进取,通威股份正在顺应行业的高效化潮流,开始在高效电池技术领域有所布局,再结合他们在下游领域的“渔光互补”业务,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的布局有望越来越完善。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