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安装开启,人类离“造太阳”还有多远?

元一能源
关注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源是不可或缺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然而,地球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常规能源逐渐减少,能源危机日益加重。伴随全球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寻找未来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太阳能是前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可控核聚变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是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虽然一直有着“可控核聚变这种近乎无限的能源距离成功有着永远的50年”这一消极说法,但是对于这项能源的终极梦想,人类一直都不曾放弃过。

北京时间5月28日,由中国主导,联合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国共同建造的“人造太阳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开启了核心安装工作。中国向核能高端市场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将为我国深度参与聚变国际合作、自主设计建造未来中国聚变堆奠定坚实基础。

当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ITER项目迎来了重要里程碑时刻,施工人员开始安装反应堆托卡马克的首个主要部件。此前,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按期开展了相关安装底座——杜瓦底座的接收及吊装准备工作,为核心设备安装工作全面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中核集团报道,此次无论是起吊重量,还是安装经济均打破了此前我国创造的记录。ITER组织总干事纳德比戈在现场讲话中这次我国完成吊装任务的充分肯定。

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从不可控到可控——仅一字之差,但技术难度差别太大了。“世界上首颗原子弹爆炸后不到10年,核裂变技术就实现了和平利用,建成了核电站。”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钟武律说,因此,许多人曾乐观地认为,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核聚变的和平利用。然而,经过全世界科学家超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至今仍未成功。

不过,人类不会被困难吓倒。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经历了一系列磁约束技术路线的探索,到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提出托卡马克方案,效果惊人,备受关注。托卡马克,简单来说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它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真空,外面围绕着线圈。通电时,其内部会产生巨大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目的。

“核聚变能是清洁安全的,但仍需科学普及。”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表示,就聚变堆而言,燃烧等离子体被约束在真空室内,且所含聚变堆中的氘氚燃料含量低,不会爆炸,也不会导致泄漏,几乎没有放射性污染。

就像上述所说“人造太阳”的研制,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但其技术挑战大,研发困难重重,需集全球之力共同来攻克。基于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2006年应运而生。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凝聚了国际聚变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聚变界的技术力量。该技术一旦成熟,整个人类社会将迎来划时代的变革。

50年也好,100年也罢,人类必将不惜一切代价掌握这种终极发电方式。此次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安装开启之后,预示着人类离“造太阳”更进一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