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的“OFweek 2020(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暨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成功举办。
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院长周浪教授,在光伏领域深耕多年,对光伏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具体细节都有深入研究。本次也带来了主题为《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HAC)太阳电池全面国产化进展》的演讲。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在这次演讲中,周浪教授对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的成绩非常认可,并列举了多项数据。
截至2019年底,在市场端: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已经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一,光伏累计装机量更是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
自主可控方面:国内光伏企业基本掌握了全产业链技术,并向海外市场大量出口相关组件。
全球化布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已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设有工厂,产品出口超过200个国家。
产业链方面:我国企业生产的多种光伏组件在全球产量的占比都超过了50%,这是一个值得让我们骄傲的成绩。
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我国光伏企业也遭遇了一些外部危机,例如”反补贴“和”反倾销“等,但这些都没能打压到光伏产业的发展,反而补齐了多项短板,使其成为了一项对其他国家都有明显优势的产业。
当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我国光伏企业多次引领了在技术进行革新,并迅速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了成本,走向市场。
对此,周浪教授认为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HAC)太阳电池是未来光伏电池发展的一个方向,其拥有六大优点。分别为:电池电压高,能量效率高;电池效率不衰减;电池耐热性好(效率随温度升高下降幅度小~50%);电池天然双面进光发电;电池片薄,节省硅料;制程简单,仅4步(清洗制绒- CVD - PVD - 丝网印刷烘烤)。
但银浆用量大和设备要求高的缺点,导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HAC电池需要在上游材料上进行降本,并依靠国产化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方能在价格上具有足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