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1年全年电池片出货量排行榜出炉!
图片来源:PV InfoLink
根据PV InfoLink调研数据统计,通威再度拿下全球电池片出货量出货量冠军,爱旭股份紧随其后,三四五名分别为润阳、潞安、中宇。和此前PV InfoLink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电池片出货量保持一致。
本次排名不计入垂直一体化厂商对自有组件产能的出货,因此并未看到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巨头企业的身影,同时也较为客观的反映了电池片这一细分领域的竞争情况。
太阳能电池片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企业将采购的硅片进行检测后,再经过表面制绒及酸洗、扩散制结、等离子刻蚀及酸洗、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工序,制成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片。
下游企业将电池片进行封装后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光伏组件,因此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是决定最终组件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在市场降本增效的需求下,太阳能电池技术经历了从BSF到PERC的切换,下一代电池技术HJT、TOPCON、IBC、HBC等呼之欲出。企业一旦在技术路线上出现重大战略失误,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专业电池厂商一般会在多种技术路线上同步进行研发,导致其毛利率较低,上市企业相对较少。
但正如前文所述,电池片对组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池片出货排名一直都是业内关注焦点,甚至可以说仅次于组件。
在本次榜单的五个企业中,仅有通威股份和爱旭股份为上市企业,润阳近日刚被曝出计划在今年2月提交IPO申请的消息,潞安、中宇皆未传出上市相关消息。
其中,通威股份是以农牧业务上市,后续切入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硅料和电池片双龙头。据其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通威股份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营收约为155亿元,占比高达35%,仅次于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但其毛利率仅为14.54%,同比减少5.67个百分点。
爱旭股份则是更为“纯粹”的太阳能电池企业,2020年全年营收为96.64亿元,其中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营收为93.45亿元,占比高达96.7%,毛利率为14.50%,和通威股份基本保持一致;其次是太阳能电池代加工业务,营收约为3.13亿元,毛利率为25.35%。
由此可见,虽然太阳能电池对最终组件效率至关重要,但相关企业却只是“赚点辛苦钱”,且处境愈发艰难。
在垂直一体化趋势下,组件企业早已将硅片和电池牢牢抓在手中,尤其对电池格外“照顾”。
2021年,位于泾河新城的隆基绿能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一号厂房正式交付,该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无独有偶,晶科能源高达8GW的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产线也在近期全线贯通。
龙头企业对电池产能的重视,让自身话语权有了极大提高,减少对第三方电池的采购也是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电池片领军企业为了提高业绩,也在层层加码。根据规划,2022年底通威电池产能将超过55GW;爱旭股份电池产能达到45GW;润阳高效电池产能在2021年底达到35GW。
由此可见,在组件企业极力摆脱对第三方电池企业的依赖、主流电池厂商通过扩产提高业绩的“双重压迫”下。电池片市场格局将愈发稳定,如无意外,本次出货量排名将延续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