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亿万级赛道,数字能源能否成为华为的“诺亚方舟”?

节点财经
关注

文 / 一灯

出品 / 节点财经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一书中写到,“这是最坏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失望之冬,这是希望之春;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面前应有尽有。”

百年后的今天,“大分化”又一次站上前所未有的风口——少数有着资源、体制和科技综合优势的国家和企业,乘风而起,引时代之先,多数则泯然众人,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当下,俄乌战争进行的正酣,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缺煤少气的欧洲瞬间被逼到两难境地,也给世界各国敲响“警钟”。

但在另一边,冲突又促使大小经济体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彭博能源数据和分析部门BloombergNEF的分析师 Ethan Zindler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对能源转型来说是个好兆头。”

我国早于2021年初便确定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以智能化、数字化构建底层逻辑,挥戈前进。

如此,一个融合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电子电力技术的亿万级产业——数字能源应运而生,更被全球视为未来三四十年的确定性发展趋势。

大势已至,摧枯拉朽。总有一些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会提早感知变革信号,且为之深挖地、广积粮,比如华为。

不过,根植于自身,在这个节点把老本大张旗鼓地翻出来,华为却也有众所周时的“苦衷”。

/ 01 /数字能源,万亿赛道“开拔”

能源的数字化赋能,在国际上早有成功先例。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能源消费行业严重“内卷化”,境内有超过26万座加油站,大批生产过剩的炼油厂,传统石油公司挣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每况愈下,但消费者却囿于其固有缺陷,无法享受到实惠的油价。

诞生于1986年的FleetCor,通过架设通用支付系统,向商用车车队发行加油通用支付卡,将车队与加油站彼此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上游产能过剩与下游渠道失衡的现状,并从中获得发展先机。

如今,双碳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行业面临着与美国当年类似的困境。

一方面,受技术装备、运行管理、工艺路线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能源行业能耗效率较低、交付成本过高,消费者长期承受高昂的价格,产业链公司却动辄“失血”。

根据2020年数据,中国单位GDP能耗大约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英国的4倍。

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长期、大量的高碳排放后,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未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迫在眉睫。

节点财经了解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于2009年、2005年超过美国,稳居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但在严峻形势的背面,蕴含着的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

遵人类社会演进的方向,这次的能源转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碳中和、低能耗、绿色环保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既代表着传统化石能源主脉络的消解,也昭示着一个以新能源为驱动的时代开启。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是当前最具活跃度、最具创新性、最具辐射力的新经济形态之一;同期,我国能源消耗量已经占据了全世界的20%以上。

也就是说,两者交叉衍生出的数字能源将是一个万亿起步的市场,诸如风光发电、储能、充电、工业与建筑节能、站点与数据中心节能、配电网等,都是个中场景之一。

现如今,“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牧羊,让荒漠变绿洲”,不再是诗意的畅享,得益于数字能源助力,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正在大西北干旱的地表上肆意蔓延……终有一天,荒漠变成绿洲。

崭新周期大幕轰然开启,谁会是未来最亮的北极星?且不论阳谋还是“阴谋”,华为重仓数字能源的决心表露无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