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颗粒硅的思考:既要乐观,更要客观

锦缎
关注

02颗粒硅的三重隐秘角落

制约颗粒硅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蒸汽能耗、硅量消耗、硅粉消耗。之所以市场认为颗粒硅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其核心原因在于将电量消耗与综合能耗画上了等号。实际上,虽然颗粒硅电量消耗很低,但流化床法实则会用到一定量的蒸汽,这部分理应也算作能量消耗,但却被很多投资者所忽视。

以协鑫2021年财报中披露的数据为例:其徐州基地颗粒硅的综合蒸汽消耗量在15.3kg/kg.Si,目前蒸汽的折标煤系数为0.1286,颗粒硅的蒸汽消耗折合标煤为1.97kgce/kg.Si。这一数据甚至比其电能消耗折合标煤1.82kgce/kg.Si更高。

图:协鑫科技徐州基地颗粒硅能耗 来源:协鑫科技2021年报

综合计算可得,颗粒硅电量和蒸汽的综合折合标煤为3.79kgce/kg.Si。这些数据系完全以产业龙头数据为基准,颗粒硅行业中的平均参数很可能远高于此。

反观改良西门子法,现阶段已经可以做到0蒸汽消耗,因此在蒸汽这一“隐藏”能耗上,颗粒硅是要远高于传统硅棒的。如果将改良西门子法48kWh/kg.Si换算成标煤消耗,则为5.90kgce/kg.Si。这意味着颗粒硅当前的综合能耗约为改良西门子法的64%,远比电量能耗差距要小得多。

除蒸汽的“隐藏”消耗外,颗粒硅还需要比改良西门子法更高的硅量消耗。在最初的时候,颗粒硅与传统硅棒的硅耗比在1.2左右,虽然如今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颗粒硅依然需要消耗更多的硅量。

更多硅量消耗有两方面问题:其一硅料本身的价格问题,其二制造硅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耗。无论从硅料成本考量还是从能源消耗考量,颗粒硅的成本优势与节能优势都要打上一个折扣。

同时,在颗粒硅从生产到运输的过程中,还会产生15-20%的硅粉损耗。虽然硅粉能够以低价出售,而且硅粉的损耗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但这实则也会进一步影响颗粒硅的制备,让成本和能耗再次提升。

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颗粒硅的综合成本与能量消耗几乎与传统硅棒处于同一量级,即使存在成本优势,其空间也很小,尚不足以产生颠覆性的降维冲击。

03无法被忽视的质量比较

目前行业中对于颗粒硅的判断,实则是存在预期差的。如果颗粒硅并不能从本质上大幅降低成本和能耗,那么它与传统硅棒的竞争将重新回到产品质量层面。而这却正是当前颗粒硅技术的短板。

制备颗粒硅的流化床法并非一门新技术,早在1952年,美国联碳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流化床技术,并在随后被杜邦公司发扬光大。然而,在诞生60多年的时间中,这项技术却始终不温不火,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的硅片中杂质过多。

由于硅烷流化床法底部进料存在气流,因此工业硅颗粒会在反应器内处于悬浮状态,但底部蒸汽气流持续进入,会导致工业硅颗粒不断冲击反应器内部,在长期持续运作下,颗粒硅势必会在不断碰撞中遭到金属材料的污染。

同时,颗粒硅是在反复碰撞中制成的,长此以往会导致反应器内壁损坏,为了延长反应器的寿命,行业内普遍采用碳基材料的内衬作为耐磨结构。虽然这样做延长了反应器寿命,但却会造成颗粒硅中含碳量较高,从而影响颗粒硅的纯度。除这些污染物外,多晶硅还会存在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两项纯度指标。

在综合行业内多方数据后,可以总结出传统硅棒与颗粒硅杂质浓度情况:具体而言,施主杂质浓度和受主杂质浓度两项指标中,颗粒硅分别是传统硅棒的3.7倍和7倍;而在碳浓度、金属杂质浓度数据上,两者则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图:传统硅棒与颗粒硅杂质数据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刨除杂质问题不谈,颗粒硅实际制造过程当中,还受到“氢跳”问题困扰。颗粒硅的制备并非简单的单次制备,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很容易因反应温度不够而出现内部氢键未断裂的情况,会出现小泡。为了成功将氢气排除,在拉晶环节必须增加反应时间,因此颗粒硅的能耗实际会比理想中更高。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所以颗粒硅始终没有大规模全面进入市场。尽管市场中存在着颗粒硅单炉投料100%的说法,但下游第三方厂商依然将传统硅棒作为主流材料,颗粒硅的投料比例一般在15%-30%之间。

硅料供需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下游厂家并没有全方面布局颗粒硅,这足以说明目前行业中对于颗粒硅的质量依然存在担忧。

04更远的未来:既要乐观,也要客观

回溯光伏产业链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行业。无论是单晶太阳能电池对多晶太阳能电池的取代,还是电池片的连续升级,都体现了光伏企业不断学习的能力。

聚焦当下,PERC电池逐渐逼近能效天花板,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虽然HJT电池和TOPCon电池谁能胜出尚无定论,但N型电池无疑都将是电池片企业下一个进化方向。

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过渡的情况下,已然对上游多晶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主要集中体现在硅的纯度上。目前来看,颗粒硅距离全面达标还存在差距。

杂质含量更少的传统硅棒无疑是能够达到N型电池需求的,有颗粒硅企业虽然也对外表示开始布局N型电池,但杂质依然是要高于N型电池用料的标准需求。

当然,根据技术进步曲线我们可以预期,颗粒硅一定存在纯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果颗粒硅能够达到跟传统硅棒相仿的纯度,那么颗粒硅一定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不排除其在某天成为行业中流砥柱。但这终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包括投资者与产业建设者们一道持有耐心。

从整个产业链安全与升级发展角度出发,任何人都希望行业中多一些革命性的技术迭代方向。但对于新的技术方向,我们不仅需要包容,更应该客观。纵观历史发展,不乏伤仲永式“捧杀”案例。

一语以蔽之,颗粒硅这项技术值得长期关注,但在展望这项技术前景时,投资者也必须清楚判断这其中存在的曲折。最起码从当下的数据看,颗粒硅还是硅料行业的技术路线补充,尚未具备颠覆多晶硅行业格局的能力。在多重“隐秘角落”未被有效治理之前,其与传统硅棒间的“辅主关系”,或仍是未来一个周期行业的主旋律。

       原文标题 : 关于颗粒硅的思考:既要乐观,更要客观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