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破解能源危机再出大招:投资万亿搞能源数字化计划

环球零碳
关注

02 能源数字化的关键行动

在能源领域的某些领域,例如电动汽车、光伏装置和热泵,数字和智能技术已经到位,需要得到支持才能扩大规模。在其他领域,能源系统才刚刚开始从数字化中获益。从长远来看,数字化将成为将分散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纳入电网的先决条件,这将使欧盟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其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提高能源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对于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欧盟 2030 年和 2050 年的气候目标也至关重要。

为此,欧委会在“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中提出了以下关键行动:

1.    通过新的数字工具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加强对其能源使用和账单的控制,并为共同的欧洲能源数据空间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框架。

2. 控制ICT部门的能源消耗,包括通过数据中心的环境标签计划、计算机的能源标签、提高电信服务能源消耗透明度的措施和区块链的能源效率标签。

3. 通过新的立法加强能源网络的网络安全,包括根据欧盟电力条例和理事会建议制定的关于跨境电力流动的网络安全方面的网络守则,以提高关键基础设施的弹性。

欧盟破解能源危机再出大招:投资万亿搞能源数字化计划

欧委会将通过地平线欧洲研究计划框架内的研究和创新项目,以及与其他计划的协同,如数字欧洲计划、LIFE清洁能源转型子计划、连接欧洲基金和凝聚力基金,促进能源系统的数字化。

这些研究和创新项目主要涉及能源和数字化的五个关键领域:

1. 为新的能源服务建立欧洲数据共享基础设施

2. 赋予公民参与能源市场的权利

3. 加强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4. 加强能源部门的网络安全以满足实时要求

5. 促进信息技术部门的气候中和行动。

03 业界普遍欢迎,但挑战不可忽视

能源系统数字化有助于创造增长和就业机会,提高欧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全球市场,并通过鼓励开发值得信赖的技术来推动创新解决方案。因此,该计划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欧委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Kadri Simson说:“’绿色协议’和’让欧洲适应数字时代’是当前欧委会的两个优先事项,并且齐头并进。目的是使我们的能源系统更加高效,并为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做好准备。为此,我们需要更多创新的数字解决方案和比现在更智能、更具交互性的电网。今天的行动计划将有助于释放能源部门数字化的潜力,使所有消费者受益。”

代表欧洲数字化转型行业的贸易协会DIGITALEUROPE表示完全支持“能源系统数字化”行动计划,以实现数字化能源生态系统的巨大潜力。DIGITALEUROPE的总干事Cecilia Bonefeld-Dahl说:“没有数字技术,任何太阳能电池板都无法发挥作用,任何住宅建筑都无法节能,也无法过渡到零排放汽车。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只能通过数字能源系统实现。然而,能源数字化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将取决于成员国如何准备好共同努力,克服高度分散的能源市场的现有挑战。这还取决于到 2030 年实现电网现代化所需的 5,840 亿欧元的确切来源。此外,如果不为公民提供必要的技能,任何数字化行动计划都不会成功。”

欧盟破解能源危机再出大招:投资万亿搞能源数字化计划

在“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出台前夕,以 E.DSO、EHPA、ESMIG、Eurelectric、smartEn、SolarPower Europe 和 Wind Europe 协会为代表的欧洲能源行业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在联合声明中各方表示能源行业已认识到数字技术对绿色转型和增加欧洲数字主权的推动作用。此外,各方强调将出台的能源部门数字化行动计划应该是欧盟新的部门数字化倡议和技术框架,以实现信任和数字化互动,并就电力行业数字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了关键建议。

能源系统数字化可更好地管理能源的生产、存储、消耗。不过,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与网络安全、数据访问治理、数据保护和隐私以及 IT 部门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有关的挑战。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有望使欧盟在供电侧更灵活地供电,在需求侧更有效节能。如果该计划在今后逐步落地,有望使欧盟可再生能源整个行业受益,在加速发展智能电网后,欧盟整体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用电效率有望提升,这意味着,未来光伏、热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将因此一同受益。不过该计划也受制于投资规模、技术突破及商业化模式等因素的制约。

数字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未来,数字化将通过提供灵活的电力系统来帮助整合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份额,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详见阅读原文)

关于我们:


       原文标题 : 欧盟破解能源危机再出大招:投资万亿搞能源数字化计划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