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新人新气象,能否周期穿越?

首条财经
关注

3

规模效应VS调整难度 

组件生意有多香?

多晶硅制备属于化工行业,生产设备相对复杂,对于反应环境的控制要求较严苛,故而多晶硅工厂的建设周期较长,一般需1.5-2 年时间。

可以说,通威股份能吃到红利,更多是赢在战略蓄力。

考量在于,这个行业周期性明显、当需求快速变化时,大多企业硅料产能调整存在时滞。如2018、2019 年硅料产能显著大于下游环节,处于过剩状态。2020 年底产能略紧缺、2021年底紧缺状态加剧。

有分析师预计,从2023年开始,硅料将迎供需拐点,供给由紧缺再次转向宽松。另一面,行业新进入者在2023 年投产较多。

公开资料显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主要从事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业、兽用药品制造、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电池制造等业务。

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约603.39亿。其中农牧业务占比约25%,饲料及产业链业务营收143.82亿元,同比增长61.26%。

同期,光伏占比达74%。2021年占比60%,高纯晶硅占光伏业务比约49%。2018-2021年,企业多晶硅销量分别为 1.9、6.4、8.7、10.8万吨,同比增速19.7%、232.5%、35.8%、24.3%。

2022前三季,通威股份营收总额约1020.84亿,光伏业务约755.4亿。

可见,光伏产业已是妥妥主力,这有利业务规模效应的达成,但是否也加大了上述产能调整难度、迟缓反应敏锐性也值考量。

当然,电池出货量可圈可点,2022上半年达到21.8GW,预计全年接近 48GW,同比增长 38%。2019-2021 年,发电板块贡献营收10.9、11.7、16.0 亿元,毛利率 63.5%、59.6%、62.8%。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看好组件业务、正在加码布局。2022年8月,中标华润3GW组件集采,标志着通威大规模介入组件业务。此后2个月,又连续拿下4次组件招标,陆续中标广东电力、国电投等多个组件招标项目。

据悉,通威将在江苏盐城和南通建设组件基地,投资总额约80亿元。据通威股份方面透露,到2023年年底组件产能将达80GW。

进军押注的信心雄心溢于言表,或有望成为通威股份的新增曲线。

考量在于,组件业大市场也强竞争,不缺传统巨头及新入局者。通威股份有多少先发优势、特色优势、最终能分多少羹,仍要打个问号。

同时,更多扩容打开业绩空间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竞品、更多投入、更多专业性、品控内控要求。后续一旦硅料行情下行,通威股份双线作战几多压力、相应不确定性也值审视。

4

牢握成功密码  扩产冷思考

当然,通威股份是有跨界基因的。

光伏产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刘汉元,事业起步于饲料。

2004年,通威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时,已是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不过鉴于这个行业天花板并不多,也是2004年,通威集团收购永祥树脂 50%股权,2006年正式进军新能源产业。2007年,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成立,次年首期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

2008年,通威股份将专注多晶硅业务的永祥股份装入上市公司。2013 年,通威集团收购合肥赛维,进军电池产业。2014年设立通威新能源,开展光伏电站业务。

2016 年,通威股份完成光伏业务资产注入,正式开启农业与新能源双主业时代。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已是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

截至2022年末,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达 23 万吨,全球市占率超 25%,位居全球第一,电池片产能达70GW,出货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龙头实力背后,离不开全产业链打磨。

目前,通威股份已打通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优势互补格局。通威太阳能拥有合肥、双流、眉山、金堂、彭山五大基地及通合项目。

同时,首创“渔光一体”的生态发展模式,在全国 20 多个省区市建设 51 座以 " 渔光一体 " 为主的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规模超 3GW。

研发技术上也走前端。如控股公司永祥股份的高纯晶硅核心技术,已迭代升级至 " 第八代永祥法 ",N 型单晶 99% 以上,涵盖了电子级和太阳能级,纯度可达 99.999999999%,实现了高纯晶硅 " 中国智造 ”。

通威自主研发的 TNC 高效电池技术获评 2022 年度 " 零碳中国 " 十大创新技术。

简单梳理可见,从饲料到新能源,再到打通光伏整个产业链。不得不说,通威股份一路发展壮大,离不开刘汉元的战略前瞻,个中市场敏锐性、业务洞察力、商业运管力、居安思危、持续进化精神是成功密码。

2022年胡润百富榜上,刘汉元、管亚梅夫妇以财富值1250亿元排在第23名。据《福布斯》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刘汉元凭借124亿美元财富值成为四川首富。

那么,后续企业能否维系这份龙头荣耀、刘氏家族能否守住巨大财富,就看新帅刘舒琪能继承领悟、发扬迭代多少上述经验、密码。

值得注意的是,至2023年末,通威股份硅料产能规模预计将达35万吨,规划2024—2026年高纯晶硅累计产能规模分别达到80万-100万吨。

大手笔扩产,有强大资金后盾。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账面现金272.2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6.50亿元,短期可动用的流动资产超300亿元。

考量在于,资金并非万能。如上所文,行业已有见顶预期,一旦下行周期到来,通威上述规模效应是否也暗含规模风险呢?

周期跨越,贵在战略定力、贵在居安思危。新年新气象、新人新气象。

本文为首财原创

       原文标题 : 通威股份新人新气象 能否周期穿越?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