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阿特斯太阳能宣布正在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建立一个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GW,投资超过2.5亿美元,预计将在2023年底前后投产。
5家企业将在美建厂
至此,已有5家企业在美国建设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分别为赛拉弗、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特斯,预计总产能达13.7GW。
图片图片来源:维科网光伏
其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特斯均为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企业,后三者是在今年宣布建设美国组件工厂。早已在美建厂的晶科能源,也在3月出资81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新建了一条年产能为1GW的组件产线。
政策利好
毫无疑问,2022年通过的《通货膨胀消减法案》,是吸引光伏企业集体在美建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这一法案,在美国本土建厂生产和销售的光伏企业能够获得一定补贴,其中组件环节税收减免额度为0.07美元/W。有消息称,在理想状态下,阿特斯仅依靠税收抵免额度,约2年时间就可收回建厂成本。
当然,《通货膨胀消减法案》不仅吸引了中国企业,还有本土企业和其他国家的光伏制造商。
消息显示,美国光伏龙头First Solar正在积极扩产,预计在2025年将美国本土年产能提升至10GW;由比尔盖茨投资的初创企业CubicPV,近期对外宣布计划在2024年建设完成一座年产能10GW的硅片工厂,目前已筹集1.03亿美元。
此外,韩国光伏龙头韩华Qcells在今年1月宣布,将斥资25亿美元在美国打造涵盖硅棒、硅片、光伏电池以及光伏组件的一体化产业链;印度光伏企业Saatvik也在近期表示,拟在美国投建一座年产1.5GW TOPCon组件的工厂,并于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必争之地
同时,美国市场的高溢价,也是吸引光伏企业的重要原因。
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一光伏市场,近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上升,2022年已超过20GW,今年一季度新增装机6.1GW。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30年美国户用光伏累积装机容量将增至三倍。
但美国本土光伏制造能力却非常薄弱,极度依赖进口,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也成为了企业必争之地。
据晶科能源2021年度报告显示,其在北美地区的毛利率高达15.34%,远高于其他区域;2022年虽紧急“迫降”至9.06%,营收表现依然排名前列。
由此可见,各大光伏企业集体在美建厂并非巧合。
这也给留下了一个悬念,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光伏企业中,已有四家已在或将在美建厂,天合光能是否也会加入这一队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