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时,PERC包袱谁最重?

赶碳号
关注

02

隆基竟是PERC电池之王?

各家企业历年的电池产能占比,可以参看下面的表格。有时候,数据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

图片

根据各家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天合可转债追踪评级报告整理;其中晶澳科技2020年和2021年年报披露其硅片和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表中数据以此计算。

2020年底,PERC电池产能的前三名分别是:隆基、通威、爱旭,分别为30GW、27.5GW、22GW。其中爱旭和通威是较早开始“自救”的企业。

爱旭股份在2022年就非常明确地选择了BC路线,且停止了PERC产能建设,2022年新增了6.5GW的BC。按2022年年报中对新一年的经营计划是这样的:公司力争新建并投产18.5GW高效背接触电池和25GW高效背接触组件产能,到2023年底形成25GW高效背接触电池、组件产能。

通威股份是一家非常务实的企业,赚到了今年电池片一大波红利。与此同时,通威早已提前筹划布局,早在2022年就已意识到电池产能压力,打造垂直一体化向组件拓展。另外,在n型技术路线上,通威布局TOPCon和HJT。就在12月21日,通威标准尺寸组件创下正面功率755.03W、转换效率突破24.31%的异质结世界功率和效率纪录。和HJT电池片的实验室效率不同,这是通威本年度第六次刷新HJT组件功率、效率纪录。

众所周知,相比以上这两家企业,隆基绿能在新技术路线上表现得有些犹豫。直到今年三季报业绩交流会时,才首次明确选择BC路线作为公司主要的技术路线。

今年3月,隆基发布了在鄂尔多斯建设30GW的n型高效单晶电池的公告。这30GW产能,究竟是选择TOPCon、HJT还是BC,公司官方披露和市场传言较多。但不管怎样,直到今天该项目仍未实现满产。

03

2024,或将是终局之战

图片

仅就目前来看,电池产能优势相对明显的是晶科。

晶科在今年初预计,至2023年末,公司电池片有效产能将分别达到75GW,电池产能中N型TOPCon产能占比将超过70%,今年年中又上调目标为90GW,其中N型先进占比将超过75%。据此推算,其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67.5GW。

值得关注是晶科的海外产能占比。2022年年报披露:报告期末公司在海外已拥有行业领先的超过7GW硅片、电池片、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并积极关注海外一体化产能投扩产机会,计划在海外现有产能基础上推进越南8GW电池及8GW组件、美国1GW组件等扩产计划。这些海外产能是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能。

而在2020年,晶科的电池产能只有10.67GW(其中包括0.8GW的TOPCon),产能规模远远落后于隆基、通威、爱旭、晶澳,甚至比润阳还要小。但是在2021年和2022年,晶科抓住p型向n型电池变革的契机,逆势崛起,ALL IN TOPCon,在新增产能规模和产能结构方面保持领先。

这一点,和天合光能在硅片尺寸上的战略是高度一致的。老玩家中,天合光能发起成立210阵营,与182阵营对垒。今年,天合光伏又率先提出中间路线——201mm*182mm矩形硅片,再次掀起尺寸之争。天合光能拥抱新尺寸,力图主导新尺寸,除了经济效益外,亦是因为之前天合光能在硅片环节相对薄弱,但也没有历史包袱,所以在大尺寸硅片时代来临之际一呼百应。关于硅片以及硅片尺寸,赶碳号近期将在年终盘点中梳理。

实际上,晶科、天合都是在光伏技术变革中抓住机会、变劣势为优势的典范。

在光伏竞争中,拥抱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工艺,并非那么简单。隆基在n型电池技术上的犹豫,182方片上的坚持,或正是因为历史的包袱太重。自我革命,对谁来说都是一件艰难的事。

正如沈文忠教授所言,没有一种技术是过渡性技术。只要能够赢得市场的技术、在商业上成功的技术,就是好技术。p型到n型的技术革命中,唯有放下面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抛却成见才能摆脱路径依赖,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当然,这场光伏淘汰赛仍然充满变数。就像上期盘点中所说的,老玩家可能不会出局,但会掉队。自由竞争,推陈出新,恰恰是市场的本质所在。所以,2024年仍然值得我们给予更多期待。也唯有如此,行业方能不断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文标题 : 年终盘点 | 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时,PERC包袱谁最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