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上市公司微导纳米(688147.SH)一纸诉状,将昔日老牌光伏组件龙头无锡尚德告上法庭,要求后者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此案一经曝光,立即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无锡尚德随即做出回应,指责微导纳米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由此,双方各执一词,陷入“口水战”。
拖欠货款 涉案金额超4300万元
3月19日,微导纳米曾在公告中披露了与尚德公司的合同纠纷情况。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微导纳米在2021年4月6日与尚德公司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微导纳米已按照约定交付并验收了价值1.0075亿元的设备,然而尚德公司仅支付了少量预付款和发货款项。
截至目前,微导纳米对无锡尚德的应收账款(含质保金)累计达到9067.50万元。为了追回欠款及违约金,微导纳米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无锡尚德支付剩余货款4155.94万元以及违约金207.8万元。该公司近期收到了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但截至公告发布之日,该案件尚未进入开庭审理阶段。
3月27日,无锡尚德方面就此作出回应称,微导纳米未及时披露相关诉讼信息,涉嫌误导投资者,涉嫌违反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因此,双方陷入一场关于货款支付和信披合规的“口水战”。
案件回溯 原涉案金额超9000万元
实际上,双方的本次纠纷要追溯到去年9月。彼时,微导纳米向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起诉无锡尚德,要求支付货款9067.5万元及违约金453.375万元,合计9520.875万元。2023年9月14日,新吴区法院出具了财产保全裁定,冻结了无锡尚德账户。
其后,经过两次诉前调解,微导纳米于今年3月13日变更诉讼请求,诉请金额为4363.74万元。其后大约一周,新吴区法院于3月18日发出开庭传票,拟于4月24日开庭审理此案。
无锡尚德方面则表示,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若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且占公司总资产或市值1%以上,必须及时披露相关事宜和风险。但微导纳米直到2024年3月19日才首次披露,且仅提及变更后的金额及立案情况,对于2023年9月即提起诉讼、初始金额高达9067.5万元以及后续进展等关键信息均未透露。这种行为存在故意隐瞒事实,涉嫌欺骗投资者。
对此,微导纳米则回应称,这一信息披露遵循科创板之规定,并在收到法院受理案件通知后及时进行披露,披露行为符合规则,不应成为无锡尚德不还款的理由。
此外,为尽快挽回损失,微导纳米综合考虑了诉讼策略和成本,决定先主张无锡尚德部分逾期应付款,同时持续与被告及控股股东沟通,共同寻找整体货款支付方案。
对于这场纠纷,业内人士指出,光伏行业迅猛发展,企业间合作与竞争愈发激烈,货款纠纷和信披问题频发。此类案件不仅影响双方经济利益,还关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光伏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复杂性。因此,希望双方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ALD产品连续多年市占率位居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微导纳米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该公司率先在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中规模化应用ALD技术,并形成了以ALD技术为核心,CVD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产品体系。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其ALD产品在国内同类企业中连续多年位居营收规模、订单总量和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业绩方面,根据其年报显示,2023年,微导纳米营业总收入16.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5.8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7亿元和1.74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75倍和7.79倍。
对于业绩增长,该公司表示,主要得益于积极把握光伏、半导体行业市场机遇,产品工艺和客户群体覆盖度扩大,市场竞争力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在订单方面,该公司2023年订单规模大幅增加,新增订单总额约64.69亿元,是2022年新增订单的2.96倍。
本月中旬,微导纳米再次斩获大额订单。该公司于3月15日公告称,公司与某光伏龙头企业签署设备销售合同,拟向其销售全自动ALD钝化设备及PE-Poly设备,合同总金额约5.2亿元。以2023年总营收为参考,本次订单在总营收占比达30.9%。
独立董事刚刚辞职
就在数日前,微导纳米还披露了一则高管人事变动的公告。
3月25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独立董事黄培明女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公告显示,由于黄培明在境内超过三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职务,不符合证监会原则上最多任职三家境内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因此她主动申请辞去微导纳米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
辞职后,黄培明不再担任微导纳米的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她本人未持有公司股份。(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