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泉为科技连续发布高层管理人员辞职公告,非独立董事陈颂琛和副总经理吕日祥均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职务。
维科网光伏注意到,从履历来看,陈颂琛为原国立科技(泉为科技曾用名)旧将,辞职对泉为科技影响较为有限。但吕日祥可是泉为科技的技术骨干,其离去或将让泉为科技的人才队伍再次“伤筋动骨”。
高层动荡已成“特色”
2023年4月11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聘任吕日祥、夏寒松、雷心跃、刘聪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
其中,吕日祥从事半导体研发、生产及光伏新能源行业工作长达15年,在研发、生产、品质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多晶硅电池的技术研发,推动高效电池项目通过了江西省重大科技项目的专项验收。
自2004年9月至2023年3月,历任台湾台积电资深工程师、江西升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制程及研发经理、浙江泰明光伏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基地总经理、扬州亿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基地总经理、江西合旺新能源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基地副总经理。
可以看出,吕日祥对于刚刚转型光伏的泉为科技至关重要。但在13个月后,泉为科技却未能留下这位技术骨干。
事实上,高层管理人员流动频繁,是泉为科技转型光伏后的一大“特色”。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泉为科技转型光伏行业后,其监事会主席就已三次更迭,董事、副总经理等辞职公告更不少见。
前文提到的与吕日祥一同被聘任为副总经理的夏寒松、刘聪,更是早已离开泉为科技。其中,夏寒松于2023年6月前后申请辞职,刘聪于2023年7月前后申请辞职。
除泉为科技外,高层管理人员如此动荡的光伏企业,估计也就只有前光伏龙头尚德电力了。
经营压力与日俱增
此外,泉为科技的经营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2022年,泉为科技通过收购专注异质结电池组件的山东泉为切入光伏赛道,后者当时已拥有一定的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这让泉为科技走在了跨界企业前列。
截至2023年6月,泉为科技就已拥有3GW异质结组件产能。根据规划,泉为科技山东与安徽两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20GW异质结光伏组件+10GW异质结电池+5GW大尺寸超薄硅片产能,以及150万吨太阳能装备双玻基板生产线等相关配套产线。
从年度报告来看,泉为科技在光伏行业的境遇远没有规划中美好。
2023年,泉为科技实现营收11.65亿元,同比下滑8.72%;归母净利润亏损1.39亿元,由盈转亏。3GW光伏组件产能,最终全年产量为190.04MW,销售量为160.45MW,实现营收1.26亿元,毛利率为-3.58%。
可见,尽管异质结组件在市场终端的竞争,远没有TOPCon组件那般惨烈,但泉为科技在销售方面,还是表现的非常吃力。
今年一季度,在过半光伏企业业绩下滑中,泉为科技实现营收约6012万元,同比下滑83.62%;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23万元。
当然,转型异质结赛道遭遇困境的上市企业,也不仅只有泉为科技,金刚光伏和国晟科技等企业也遇到了不同的难题。如何在“寒冬”中走出困境?将是这批跨界企业在2024年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