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股”德业股份市值较高点蒸发659亿元,张和君身家大幅缩水

雷达财经
关注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沈默 编|深海

曾经的十倍股,逆变器“黑马”德业股份在6月7日报收于66.07元,股价跌幅3.67%。

德业股份曾备受市场追捧。2021年4月登陆资本市场后,德业股份股价一路走高,至2022年9月27日创出175.57元(前复权)的高点,股价累计涨幅超15倍,成为货真价实的”十倍股”。此后,公司股价掉头向下,至6月10日,股价较高点下跌62.37%,市值蒸发659.32亿元。

股价走低背后,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德业股份已经连续三季度出现业绩下滑。据同花顺ifind数据,公司去年第三、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36.1%、62.26%、26.48%。

有分析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德业股份盈利能力会下滑公司主要产品——逆变器在海外市场正面临去库存周期。多位券商分析师观点认为,进入2023年,欧洲太阳能类产品的库存在加速累积,其中主要的动力来自国内厂家的大批量发货,但欧洲市场没能保证较高的安装率,由此造成库存压力逐渐累积。

作为直接+间接持股比例约62.53 %(数据来源于天眼查)的大股东,德业股份创始人张和君身家也随着行业周期沉浮。2022年,张和君以56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79位。而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和君身家已滑落至250亿元,排名也滑落至205名。

有分析人士认为,纵观德业股份的发展历程,其光伏产品在在海外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率先切入原本无人问津的“潜力市场”并成功扎根,尤其在南非市场上,这种打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就当下“产能过饱和”的竞争力形势而言,德业股份一方面要需要不断出新品,以应对海外去库存周期。另一方面,随着新产能即将释放,公司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下一个“南非”。

连续三季度净利下滑

“起于家电,兴于新能源”,德业股份的成长史可以用这一句话概括。根据公司招股书内容,德业股份自2000年至2021年4月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0-2006年,公司主营注塑件、模具、钣金件,同时小批量生产除湿机电器产品;2007年-2014年,公司开构建起热交换器硬件和变频控制软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第三阶段为 2015 年至2021年4月:2015 年,公司实行业务调整,确定了热交换器系列、电路控制系列和环境电器系列三大发展主线,将利润率较低的注塑件产品交由子公司顺德和翔生产;2018年初,公司将顺德和翔转让,仅保留环境电器系列产品所需的部分注塑件业务。

当下,德业股份业务共有两大板块:光伏和家电。随着光伏板块收入的迅猛增长,2022年,德业股份来自光伏板块的收入比重首次超过了家电板块,占营收比例达66.4%。具体来看,公司光伏板块主要收入来源于逆变器,2022年,公司逆变器收入达到39.57亿元,同比增长230.4%。

2023年,光伏板块占公司收入重要性进一步增加。2023年,德业股份来自光伏行业的营收为53.14亿元,同比增长31.54%;来自家电及其他的营收为21.37亿元,同比增长12.95%。

然而,光伏行业供需关系的急剧变化,也让公司业绩“一夜间”发生改变。

iFind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德业股份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的局面,当期,公司实现营收14.32亿元,同比下滑 15.7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滑36.1%。

紧接着,在去年第四季度、今年第一季度,这一局面再次出现:去年第四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11.54亿元,同比下滑38.69%;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滑62.26%。今年一季度,德业股份实现营收18.84亿元,同比下滑9.64%;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下滑26.48%。

根据财报,2023年,德业股份逆变器销量为89.21万台,同比下滑33.84%;逆变器库存量35.26万台,同比增长151.83%。围绕德业股份逆变器销量为什么会大幅下滑,年报也中给出解释:“报告期内逆变器产销量同比下滑、库存增加主要系微型逆变器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德国逆变器退货导致库存增加。”

结合公开资料,其归结起来有两点原因:一、逆变器在海外市场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高库存的问题;二、德业股份去年发生的逆变器“退货风波”;其中,海外高库存问题是核心。

据券商研报资料,2022年,得益于俄乌冲突带来“能源危机”,导致了欧洲户储需求爆发。但2023年年初起,随着能源危机缓解,欧洲但国内的厂商却仍在疯狂扩产能,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导致欧洲逆变器经销商囤积了大量库存。持续去库存,导致了逆变器企业收入和利润下滑。

德业股份收入恰恰依赖海外:根据年报统计,2023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在海外销售收入占逆变器总收入的74.54%,占总营收的44.14%。

德业股份的“退货风波”要追溯到去年7月,当时,德国一位测评博主称,其拆机后发现德业股份生产的某款微型逆变器与德国并网认证条件VDE4105不符。由此引发德业股份产品“偷工减料”的质疑。随后,德业股份发公告回应此事,“因公司相关人员对VDE4105与UL1741标准差异理解偏差,又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导致公司销往德国的微型逆变器产品缺少继电器。

该事件最终处理结果是:公司在德国销售的微型逆变器产品销售被大规模退回。网传德业股份交流2023年半年报交流纪要内容显示,德业产品退货产品集中在第二季度冲销,冲销收入1.2亿,预提了售后费用5000多万,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00万,合计对净利影响1.24亿。

南非市场遭国内企业“围攻”

从近年来公司财报不难看出,德业股份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快速崛起,以黑马姿态闯入大众视野,离不开一个关键国家——南非。

公司过往公告以及公开报道显示,因起步晚、体量小,南非市场起初并不受重视。但2019年,德业通过和Sunsynk合作进入南非市场,主要通过贴牌Sunsynk和自主品牌Deye进行销售,并与中建材、Global Tech China Ltd.等南非当地的经销商合作,构建了渠道优势,率先吃到了南非市场的红利。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数据,公司2021年在南非市场储能市占率超过30%,位居第一,出货量快速增长。

另据公司2023年年报,2023年,德业股份光伏产品来自南非市场的销售收入为13.1亿元,占公司境外销售收入约33%。从利润角度来说,德业股份在该地的销售毛利率为52.68%,高于巴西、香港、印度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仅次于德国。

但如今,随着德业股份的崛起,一众厂商也开始将目光瞄准南非。包括华为、鹏辉、蜂巢、大秦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南非市场,一年时间不到,当地已经杀成一片红海。

另外,南非当地的限电情况的改善,可能也会让南非市场的新能源市场容量削减。

两大因素交织,无疑加速了南非市场的饱和,也危及了德业的业绩基本盘。

德业股份2024年一季报显示,德业股份在解释业绩下滑原因时指出:逆变器板块巴西、美国、欧洲等市场逐渐复苏,但尚不足以覆盖去年同期火爆的南非市场增量,导致整体盈利下降。

那么,还有那个国家或地区能填补南非市场遇冷给公司带来的业绩空缺?

根据年报,公司在南非、德国、黎巴嫩等公司重要销售区域设立售后服务点,以深入周边市场开辟新蓝海。但从目前行业“一片红海”的厮杀情况来看,至少短期内,这样的市场并不好找。

甬商富豪张和君的创业路

德业股份业绩的大起大落,也在时刻影响着已年过70的创始人张和君的身家起伏。

张和君出生于1952年,浙江宁波人,年轻时务过农、做过木工等各种工作。梳理张和君的人生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其一生都在“求变”。

张和君的事业起步在1971年,当时,他作为个体户,从事模具开发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东风吹来,1984年 ,张和君又创办了名为宁波北仑区霞浦陈华模具五金厂的工厂,据《中央空调市场》报道,张和君对那段岁月曾感慨过:“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因为没有好机器,就只能靠手工来做,效率也大打折扣。”

1990年,张和君先后创立了宁波德业塑胶有限公司、宁波德业金塑模具制品有限公司。张和君将公司命名中带有德业,据上海证券报,德业二字寄托了张和君“以德创业、以德兴业”的理想。

但在当时,他们仍是一家没有名气的小公司。直到1997年,德业股份拿到了美的电器配套订单。为了服务好美的这个大客户,完全不懂日语的张和君专门去东京、大阪买了不少松下、东芝的空调带回国拆卸。

和美的合作后,德业股份迅速成长。2007年,德业拿到美的热交换机订单,挤入核心供应商圈子。2010年成为美的全球三家变频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据德业股份招股书,在德业上市之前,来自美的的业务占了德业营收77%,而他们最大的供货商也是美的。其商业模式是:德业股份从美的、奥克斯采购材料,加工成配件再卖给美的。

背靠美的这棵大树,德业迅速膨胀,张和君家族也实现个人财富量级的升级。

德业招股书中显示,2017年,张和君和妻子陆亚珠,两个儿子张栋斌、张栋业,曾从公司拆借资金2800多万元,目的用于“个人消费、购房、理财、股票投资”。而张和君的父亲张道益、母亲毛菊卿则已成为了香港居民。

随着德业股份切入新能源赛道,并在后面顺利完成上市,张和君家族的财富再被推高一个量级。

2016年,德业股份通过收购日新科技,接手了其在逆变器方面的专利与商标,开始布局光伏逆变器业务。

据东方证券研报,宁波日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的浙江宁波市,是一个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企业,专门研发并销售光伏逆变器。收购之前,宁波日新科技已经在这一领域有 7-8 年的专业经验,并与美国合作伙伴在微型逆变器业务上紧密合作。

2021年,德业股份成功上市,由于赶上风口,公司股价开始大涨,最高点较发行价一度涨超15倍。张和君因此身家倍增。2021年,张和君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榜单,以225 亿身家,位列榜单296位,2022年,张和君以560亿元身家,排名胡润百富榜79位。随着新能源市场遇冷,2023年,德业股份市值大幅缩水,其在胡润百富榜排名下滑至205位,身家缩水至250 亿元,

对于德业股份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原文标题 : “十倍股”德业股份市值较高点蒸发659亿元,张和君身家大幅缩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