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满产满销,光伏“奇才”润马是怎么炼成的?

草根光伏
关注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科场。严重供需错配下,2024上半年光伏行业一地鸡毛,二、三线组件厂商——润马光能的表现却好得令人诧异。

这是因为在各大厂商普遍进行减产的情况下,润马光能仍在实施满产满销战略。

8月30日,《钱江晚报》一篇题为《金华润马光能数字化车间全线不停歇 满产赶订单》的文章介绍了润马光能金华市一期3GW光伏组件、8GW电池项目和车间情况。

文章称,润马光能该项目全线满负荷生产,产品订单已排至年底。照片显示,员工在车间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各式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展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得不说,在行业哀鸿遍野的当下,充其量算得上二线厂商的润马光能仍能高歌猛进,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这是因为二、三线厂商并不具备一线厂商的品牌和渠道实力,资金储备也没在一个量级,既没有相对低廉的融资渠道,在“嫌贫爱富”的银行待见,能挺下去、撑得住就已阿弥陀佛了。

要知道,自2023年11月份以来,传出停产、裁员的光伏企业比比皆是,敢逆势实施满产满销战略的厂商更屈指可数。最近,仍在采取激扩张策略的是TCL中环,整个上半年开工率都保持100%以上,很有那么一股子霸王扛鼎的劲儿。

想必后来的剧情,吃瓜群众们都了然了。主张满产战略的TCL中环CEO沈浩平黯然卸任,仍任副董事长职务。同时,TCL中环的开工率已下调至80%,较高峰时骤降了20%。

TCL中环,地球人都知道,与隆基绿能一起号称“硅片双雄”,两家公司硅片的全球市占率在50%以上,掌握着硅片的定价权。就是这样的实力大厂,都调整了生产经营战略。

至于跨界而来的新玩家,也就是二、三线厂商,它们的经营形势可能更差。跨界TOPCon电池的麦迪科技拟出售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大有悔不当初跨界的既视感。

扬州棒杰被一家体检公司申请破产,江山棒杰被供应商帝科股份申请财产保全;拟投50亿元搞TOPCon的中科云网高邮基地停产,还被供应商起诉;挖来光伏大咖朱治国的华东重机,宣布终止安徽10GW TOPCon电池扩产项目……

综合一线厂商、二、三线厂商的经营态势,岂是一个惨字了得的背后,采取战略收缩,储备更多资金准备过冬,无疑是上上的战略之选。

说到这里,润马光能敢于逆周期满产,莫非是家里有矿吗?

其实,润马光能家里还谈不上有矿。

润马光能的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一家化工企业,之后于2008年开始从事光伏贸易业务,2010年进入硅片、电池片贸易环节,2018年正式成立润马光能。梳理这段发展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润马绝对不是光伏圈的天潢贵胄。

与股东背景实力雄厚的高景太阳能、丽豪清能、和光同程等行业“高富帅”相比,“十年磨一剑”才进入光伏制造端的润马光伏更像是一家“草根”型厂商,既无财力雄厚的股东后台,也无在业内呼风唤雨的行业“好友”,还没上市。

进入电池、组件环节后,在众多厂商当中,润马光能的实力也不突出。光伏组件建成产能有山东2GW、浙江3GW共5GW产能,建成的电池片产能为11GW,山东东营3GW、浙江金华8GW,且其金华3GW组件、8GW电池均为2023年新建成产能。

产能规划方面,润马光能金华项目计划投建8GW组件,20GW电池,项目全部建成将形成10GW组件、23GW电池的产能规模。

那么“家底儿”并不雄厚的润马光能,逆周期满产准备靠啥杀开一条血路,在惨烈的洗牌战中突围呢?

据行业人士透露,润马光能逆周期满产还是有牌可打的。润马光能自己摸索了一个门路,一边给大厂做代工,另一边3.5年送电站。这些就是润马声称订单排到年底的坚实保障。

同时,从2008年算起,做光伏贸易起家的润马光能迄今已有16年的光伏从业经验,经历了3次光伏行业洗牌,属于光伏行业的“老江湖”了,积累了丰富应对周期调整经验,还建立有一定的海外销售渠道。官网介绍,润马光能在巴西、荷兰、印度、南非、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设立销售机构。

更重要的是,润马光能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管理和营销体系,市场开拓尚难判断是否给力,但很有气势。

“大哥、大姐们,我先群里发个红包,这是我微信,大家先加一下,有需要组件的微我。” 据传这是润马光能市场部人员上台演讲用的开场白,营销味儿很浓,正为其他光伏厂商所模仿。

此外,润马光能“选润马,回本更快”的洗脑式Slogan,不仅广泛见于网络,在微信群、朋友圈也广有传播。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其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润马光能工作人员发来的组件报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润马光能在国内市场开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1月来,先后中标了中核集团、徐丰公路项目、浙江金义产业投资集团等组件集采项目,手握有一定的订单。

总体来看,在下行周期当中,身处二、三线地位的润马光能拼劲十足,是一支欲逆周期突围的奇兵。(草根光伏)

       原文标题 : 逆周期满产满销,光伏“奇才”润马是怎么炼成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