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宁德时代在一天之内获得了9项公开专利,11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又公布了宁德时代三项固态电池专利。
这一系列消息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但与此同时,和其相关的一场持续多年的专利鏖战,最近却迎来了反转。
01
“3:2:1”的战果时间回溯到2021年,自当年7月起,宁德时代陆续针对中创新航提起了六起专利诉讼,索赔金额超过7亿元,宁德时代胜诉三项、败诉两项,另有一项尚未宣判。
中创新航的反击是从今年8月开始的。
8月3日晚间,中创新航发布公告,称宁德时代针对该公司提出的诉讼,其中涉及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电池”两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发明专利权全部无效。
10月16日,宁德时代针对中创新航的一项专利侵权诉讼一审刚刚胜诉,中创新航表示将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近日,中创新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就宁德时代及其他公司侵权其专利权的行为,分别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四起诉讼,诉讼金额合计人民币10.07亿元。
02
外界的声音专利诉讼事件最近已成为新能源行业的热门关键词。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恩怨”格外被关注,一是因为持续时间长、发生次数多,二是因为二者体量差距大。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皆为上市企业,一旦中创新航败诉,不仅会面临巨额赔偿,也会造成股价的波动。即使是从维护自己名誉的角度来看,中创新航也需要对宁德时代发起的专利诉讼进行反击。 在国内,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类专利诉讼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策略之一。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首席律师徐新明对《华夏时报》的记者表示,专利权人通常会对较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实施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不仅仅是为了索赔,也是为了保持专利带来的竞争优势,专利诉讼实乃科技型企业竞争策略的一部分,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 在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这两间企业之间,仅仅一件实用新型专利就索赔5.6亿元的专利案件,也引发了国外的密切关注。面对与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相差近十倍的中创新航,“以小博大”更易引起西方思维中对于敢于挑战巨头的行为的支持。对于大公司是否操纵了专利评判制度,也成为了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 一位知识产权行业的资深专家,同时也是一家知识产权融资机构的创始人Elvir Causevic对这一诉讼评论道:“很高兴看到在中国法院能有如此案件。”在表达了对中国司法的认可的同时,也列举出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操纵专利制度,他认为,挑战巨头是有助于平衡大企业与中小创新实体之间矛盾的一种力量。
03
追本溯源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之间的专利战并非个例。 今年7月19日,晶澳科技在UPC慕尼黑分庭对正泰新能及其关联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其名为“太阳能电池”的欧洲专利EP2787541 B1,涉及TOPCon电池技术。 6月,天合光能指控阿特斯旗下的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侵权,同样涉及TOPCon电池技术。 更早之前,TCL中环子公司Maxeon也围绕TOPCon、BC电池技术向阿特斯控股股东CSIQ、爱旭股份等国内外公司发起专利诉讼。 很多企业都在发明专利的漩涡中与竞争对手苦战多年,愈演愈烈,可谓冤冤相报何时了。究其原因,大多为以下三点:技术竞争激烈、产权意识觉醒、运营策略之一。
在技术竞争方面,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中创新航作为新兴的电池供应商,同处动力电池领域,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积极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专利作为保护技术的重要手段,便成为了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导火索,所以专利诉讼也是技术竞争的必然成果。 在产权意识方面,随着中国专利政策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企业能够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市场生态,企业间的专利诉讼也由此增多。 在策略选择方面,部分企业将专利诉讼看作运营策略之一,通过专利诉讼的方式来打击竞争对手,迫使其停止侵权行为,从而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保护技术优势;或通过专利许可、转让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都是企业的一种运营策略选择。
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之间的这种专利战不仅是技术的争端,更是一场有关企业声誉、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综合较量,这一战线是否还会拉长目前尚未可知,但长期的剑拔弩张可能会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原文标题 : 能源企业专利战,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