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光伏行业的 “生死竞速” 中,大全能源能否渡劫成功,答案或将在2025年下半年揭晓。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链上游的 “硅料龙头” 大全能源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7.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大全能源的股价也是“跌跌不休”,跟最高点91.38元/股相比,大全能源的股价跌去了超七成,市值缩水约1500亿。
这家曾以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著称的 “优等生”,正深陷产能过剩、颗粒硅技术冲击、核心人才流失、官司缠身的多重困境。从新疆石河子的区域工厂到全球硅料标杆,大全能源的 “渡劫” 之路,折射出光伏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重构的阵痛。
1.新疆突围:从区域小厂到全球硅料霸主
大全能源成立于2011年,由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初期聚焦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的本土化落地。依托新疆低成本电力资源优势,逐步实现产能从1万吨到5万吨的突破,并通过技术迭代将生产成本降至行业低位。
2017年大全能源启动新疆二期5万吨项目,2020年产能跃升至10.5万吨,成为国内第三大硅料企业。期间完成 “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建设,实现电子级硅料技术突破,产品纯度达到99.9999%(6N)以上,满足N型硅片需求。
2021年大全能源登陆科创板,募资64亿元用于半导体级多晶硅和3.5万吨光伏多晶硅项目。
2022年是大全能源的高光时刻,借着硅料价格高涨的红利,净赚191亿,成为当年科创板最赚钱的公司。
2.盛极而衰:多重挑战下的转型阵痛
2023年,光伏行业的 “冰火两重天” 成为大全能源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一路坦途的光伏“优等生”迎来重重障碍。2024年全球多晶硅产能突破287万吨,需求仅182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多晶硅价格从2023年的20万元/吨跌至3.3万元/吨,全行业库存超40万吨,大全能源库存接近两个月产量,被迫亏本出货,单季度亏损扩大至11.96元/公斤。
颗粒硅技术的发展是其面临的又一大潜在风险。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技术凭借更低的电耗和成本,市场占比从2023年的17.3%升至2025年的25%。尽管大全能源N型硅料占比超70%,但颗粒硅已实现N型硅片100%适配,拉晶断线率与棒状硅差距缩至1%。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曾表示,若颗粒硅取代西门子法棒状硅,公司价值将变为0。这无疑表明,一旦颗粒硅技术全面成熟并大规模应用,专注于棒状硅的大全能源将面临巨大挑战。
核心技术人员和高管的离开,更让大全能源经营雪上加霜。近两年来,公司5名核心技术人员中3人离职,包括副总经理王西玉和胡平。前高管张龙根在阿曼投建的10万吨颗粒硅项目,更被视为对大全能源的 “技术背叛”。
近日,大全能源又陷入供应商诉讼拉锯的泥潭中。
早在2022年,大全能源与贤安新材料签署了一份《业务合作协议》,在三方合作中,大全能源提供多晶硅料,贤安新材料负责硅棒拉晶,登博新能源则负责硅芯切割。
三方的矛盾点出现在,2023年4月30日合同有效期届满后,双方未有续签新合同,大全能源未向登博新能源下达新的采购订单。贤安新材料、登博新能源认为大全能源及其关联方已自行转向与其他供应商合作,从而构成了对《业务合作协议》的根本性违约。
2023年6月上述两家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大全能源向其支付高达18.5亿元的天价赔偿金。从法院的判决结果来看:一审似乎站在了大全能源这边,未支持新疆贤安的索赔诉求;而今年3月18日的二审则认为事实未予查清,推翻了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3.渡劫之路:在重构中寻找破局点
面对 “内忧外患”,大全能源的 “自救” 已悄然展开。
2025年,大全能源将产能利用率降至40%-50%,预计产量缩减至11万-14万吨,较2024年减少32%-46%。这一调整旨在减少库存压力,避免因价格持续下跌导致“越产越亏”。
2024年四季度,公司库存量达2.28万吨,被迫以低于成本的单价出货,加速现金流回笼。尽管此举导致单季度亏损扩大,但公司凭借前期积累的百亿现金储备暂时避免了流动性危机。
同时,公司加速垂直一体化布局。上游通过投资150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涵盖年产10万吨多晶硅、30万吨工业硅及220万支圆硅芯项目,通过自产工业硅和石墨辅料降低成本。与下游硅片、电池厂商签订长单,锁定未来5年超128万吨硅料需求,缓解库存压力。
截至2024年底,大全能源现金及等价物达2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仅15%,为行业最低,这也为大全能源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光伏硅料环节的 “洗牌” 远未结束。业内人士认为,在这场 “生死竞速” 中,大全能源的关键胜负手在于:能否在2025年颗粒硅规模化量产前,通过西门子法的极致降本守住现金流;能否在技术迭代期重建人才与研发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否在行业从 “价格竞争” 转向 “价值竞争” 的过程中,重新定义自身的 “优等生” 标签。
结语
大全能源的 “渡劫” 之路,本质是技术迭代、成本控制与战略布局的综合较量。短期来看,2025年行业产能出清、N型料需求增长及半导体业务放量,或为其提供喘息之机;长期则需在颗粒硅技术、全球化产能布局及碳关税应对上持续突破。在这场光伏行业的 “生死竞速” 中,大全能源能否凭借技术底蕴与战略韧性穿越周期渡劫成功,答案或将在2025年下半年揭晓。来源:NE-SALON新能荟LX
原文标题 : 光伏“优等生”渡劫中,千亿市值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