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人速看!年报泄露的3个保命密码:HJT、储能、海外建厂

光符
关注

临近2024年年报披露的最后关头,已经有不少企业先行交出2024年成绩单,有阳光电源日赚3000万,捷佳伟创净利增69%,却也有TCL中环巨亏98亿,能辉科技增收不增利。

光伏行业分化明显,在冰火两重天的数据背后,HJT技术、储能布局、海外建厂,似乎正常成为光伏行业的保命密码。

01 阳光电源:储能+全球化

阳光电源,是2024年一匹名副其实的光伏黑马,在2024年初,其市值就一举超越隆基绿能,成为光伏市值第一股。

4月25日,阳光电源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57亿元,同比增长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

同日,阳光电源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

阳光电源的逆袭登顶,杀手锏主要在于储能业务的爆发和海外市场的碾压,2024全球储能系统发货量28GWh,位居全球第一,营收占比32.06%,毛利率高达36.69%,贡献超70亿元利润。

海外市场斩获沙特200GW光伏计划60%份额,美国市场储能市占率超35%,规避国内价格战风险。

02 TCL中环:价格腰斩下的百亿巨亏

4月26日,TCL中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减少387.42%。

公司2024年全年硅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0.5%,达到125.8GW,硅片市占率18.9%,维持在全行业第一。

尽管硅片出货量增长,但由于2024年硅片价格的暴跌(据硅业分会数据,硅片价格从2024年年初的1.1元/片降至年底的0.68元/片,降幅达38%),公司2024年硅片毛利率为-20.53%。

“以量补价”的策略彻底失败。

但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亏损收窄至19.06亿元,公司正加速向叠瓦组件、半导体级硅片转型。

03 能辉科技:增收不增利?光伏电站投资将何去何从

4月24日,能辉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85.74%,净利润5254.12万元,同比减少9.71%。

毛利率从2023年的22.01%降至16.53%。其核心问题在于过度依赖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占比93.66%。

在组件价格暴跌25%,业主压价及垫资模式下,公司陷入“规模不经济”怪圈,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67.6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应收账款同比激增66%,客户集中度高达85.59%。

尽管其上半年曾因集中式电站需求爆发实现净利润暴增445%,但缺乏储能配套(占比仅为0.36%)和海外布局使其在行业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竞争中逐渐掉队。

04 捷佳伟创:吃透技术红利的“军火商”

作为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大增116.26%和69.18%至188.87亿元和27.64亿元。

主要受益于TOPCon设备和HJT设备需求爆发,海外收入占比提升22%,并成功向印度、土耳其等企业交付整线设备。

但高增长的背后也暗藏隐忧,存货规模达140亿元,下游验收延期或引发质押风险,毛利率下滑4.46%至26.46%,TOPCon设备均价同比降10%,叠加隆基等转向BC电池路线,技术迭代压力加剧。

行业生存启示

当行业从“拼产能”转向“拼技术密度+场景渗透+区域纵深”,企业的生死已系于三大抉择。

一是技术押注,能否押对技术路线?

二是模式重构,储能从“配角”到“利润担当”。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36.69%,阿特斯大储订单激增500%;2025年光伏配储刚性化政策落地,无储能能力的企业将失去60%项目投标资格。

三是全球棋局,海外建厂从“可选项”变“生死线”。美国超3400%双反关税下,东南亚基地综合税率优势凸显;阳光电源、晶科能源通过“技术授权+合资建厂”模式,在欧美市场撕开缺口。

正如一位光伏老兵所言“这个行业奖励的不是最大的企业,而是最快的企业”,你的公司,握紧这三张保命牌了吗?作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捷佳伟创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

END

       原文标题 : 光伏人速看!年报泄露的3个保命密码:HJT、储能、海外建厂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