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能,“嫁”启新程
作者:光斯基
编辑:老斯基
来源:光伏老斯基
一道新能终于"嫁"出去了。
4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则股权收购公示,让光伏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道新能”)身上。
公示显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衢州工控")拟收购一道新能17.46%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取得控制权。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若交易顺利完成,这家曾冲刺创业板IPO未果的光伏企业,将正式“易主”国资。
交易前,一道新能的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刘勇,其通过29.03%的表决权掌控公司。
交易完成后,衢州工控将持有至少34.05%表决权,取代刘勇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衢州工控为衢州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
这意味着,一道新能即将从一家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企业。
来源:一道新能
此次收购恰逢一道新能资本运作的关键转折。
2023年12月,该公司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但在2024年8月主动撤回,IPO之路戛然而止。
彼时,市场一度传言宁德时代有意收购一道新能,但最终未能成行。
如今,随着衢州国资的入主,一道新能找到了新的资本支持方。
事实上,一道新能的遭遇并非孤例。
近年来,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市场波动也让不少公司的资本计划充满变数。
例如,通威股份与润阳股份曾高调宣布战略合作,却在今年2月“分手”,而润阳随后引入捷佳伟创、奥特维等产业资本,并在盐城国资的支持下重启IPO计划。
来源:通威股份公告
相比之下,一道新能选择了一条更直接的路径,那就是“拥抱”国资。
衢州国资的入主,无疑将为一道新能带来多重利好。
首先,在客户资源方面,一道新能本就与国央企合作紧密。2023年,其前五大客户包括三峡集团、中国电建、大唐集团等,贡献了公司六成营收。
国资控股后,这一优势有望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在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中,国企背景可能成为重要加分项。
其次,资金支持将更加稳固。撤回IPO后,一道新能一度面临融资压力,而国资的进入不仅能提供更稳定的资金保障,还可能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
来源:一道新能
此外,海外市场拓展也有望提速。近年来,一道新能的海外订单呈现增长趋势,而国资背景或可增强其在海外市场的信用背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光伏项目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尽管控制权易主,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衢州国资可能不会对一道新能的现有管理层进行大幅调整。由于衢州工控此前并未涉足光伏产业,保留核心经营团队有助于维持业务稳定。
不过,长期来看,国资是否会借助一道新能的平台进行更大规模的光伏产业链整合,仍是值得关注的动向。
此次收购若最终落地,不仅意味着一道新能资本故事的新篇章,也折射出光伏行业在激烈竞争下的整合趋势。
未来,这道“混改”方程式将如何演算,市场拭目以待。
原文标题 : 一道新能“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