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总市值超500亿元的电力央企华电国际发布公告称,因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上交所依据相关规定中止本次交易审核。
华电国际表示,将尽快完成材料更新并推进审核流程。此次事件引发市场对华电国际战略调整及业务发展的关注。
资料显示,华电国际是中国领先的综合能源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涵盖燃煤、燃气发电及新能源开发。
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2024年财报显示,其控股装机容量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稳步提升。
尤其在光伏领域,华电国际通过成立多家子公司强化布局:
2025年3月7日,全资子公司浙江华电江东能源运营有限公司成立,聚焦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研发等,注册资本1亿元;
2025年3月31日,与央企中国康富合作成立新乡市华电渠东能源公司,进一步拓展发电及配电业务,加码区域新能源市场。
尽管面临行业电价下行及发电量收缩的压力,华电国际2024年业绩仍呈现较强韧性:全年实现营收1129.94亿元,同比下降3.57%;归母净利润57.03亿元,同比增长26.11%。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2212%,达5.46亿元。
在成本管控方面,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及负债结构调整,公司营业成本减少6%,毛利率提升36.65%至8.78%,净利率增长47.43%至6.05%。
在现金流与分红方面,本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3.28%,拟每10股派现1.3元,延续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220亿元的回报传统。
尽管业绩亮眼,财报亦暴露部分隐忧:
一是债务结构问题:有息负债率高达51.29%,短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42%,流动比率仅0.45,偿债压力需警惕;
二是应收账款激增:应收账款/利润比值达202.74%,周转率连续三年下滑,资金回笼效率待提升;
三是非经常性收益占比高:63.7%净利润来自资产处置等非主营项目,主业盈利稳定性存疑。
面对传统火电业务收缩,华电国际将光伏视为战略重点。近期已成立的两家能源公司均涉足太阳能技术,叠加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公司有望通过“光伏+储能”模式打开增量空间。行业分析预计,2025年其净利润或达65.56亿元,同比增速超14%。
综合来看,华电国际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平衡中寻求突破,光伏布局与财务优化将是其未来关键。尽管短期审核风波带来不确定性,长期仍需关注清洁能源转型成效及债务风险化解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