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松绑与新兴市场崛起,光伏行业未来五年三大趋势

说产业
关注

2025年一季度,尽管中国光伏出口额同比下降30.5%,但海外市场需求并非萎缩,而是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调整。从欧美传统市场的“收缩”到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爆发,叠加关税政策变动和技术迭代,行业将出现三大趋势:需求重心的转移、驱动降本和供应链全球化。

01需求重心转移,从欧美“红海”到新兴市场“蓝海”

欧美市场曾是光伏出口的“半壁江山”,但高关税和本土保护政策让中国企业不得不另寻出路。例如,美国对东南亚光伏组件加征高达3403%的关税,直接切断了中国企业的转口路径。但与此同时,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沙特、埃及、阿联酋规划40GW光伏装机,巴西、智利新增35GW目标,这些地区因电网薄弱催生了“光伏+储能+微电网”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非洲市场则通过“光伏公益岗”等模式推动农村能源转型,中国企业如东方日升在埃塞俄比亚建厂,以低价产品打开市场。

02技术迭代成为企业突破贸易壁垒的关键,效率提升对冲关税压力

N型TOPCon组件市占率突破60%,钙钛矿中试线密集投产,这些技术使组件效率提升至26%以上,度电成本下降40%。例如,天合光能在美国得州工厂通过技术授权规避关税,而国内企业通过银浆耗量优化(降至80mg/片)和铜电镀工艺,将组件成本压至0.8元/瓦以下。高效技术不仅满足欧美高端市场需求,更适应中东高温环境对耐高温组件的特殊要求。

03关税和政治风险倒逼企业重构供应链,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制造”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145%关税,但中国企业通过“区域联盟”布局降低风险。例如,隆基在墨西哥建5GW组件厂以利用美墨加协定零关税,天合光能在印尼建设一体化基地辐射东南亚市场。同时,欧盟碳边境税(CBAM)迫使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而东南亚产能转向中东非市场,形成“中国技术+海外制造”的新模式。

说白了,为何会出现“全球制造”,那就是政策的力量。

尽管中美关税暂缓(从125%降至10%)为行业带来短期利好,但长期风险仍存。

欧洲电网老化导致弃光率上升,美国IRA法案要求2030年组件100%本土化,这些都将考验企业的适应能力。然而,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2025年突破750GW,且新兴市场增量占70%,技术降本和区域合作将成为破局关键。

正如中国企业在沙特NEOM新城拿下3.2GW订单,未来的光伏行业不再是单一市场的竞争,而是技术、政策与全球化布局的综合较量,当然懂的都懂,在政策方面影响巨大,而政策简而言之就是话语权,由谁说了算。

       原文标题 : 关税松绑与新兴市场崛起,光伏行业未来五年三大趋势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