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储能双翼,飞越光伏凛冬!
作者:光斯基
编辑:老斯基
来源:光伏老斯基
行业下行周期给阿特斯业绩踩了一脚“刹车”。
4月28日,阿特斯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全年营收461.65亿元,归母净利润22.47亿元,同比均下降超10%,系回归A股以来首现业绩负增长。
来源:阿特斯2024年度报告
公司解释称,营收下降主要系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行所致,虽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形成一定缓冲,但仍未能完全抵消主营业绩下滑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公告拟实施利润分配,按每10股派现0.9341元(含税),合计约3.37亿元(含税),维持分红延续性。
1
储能爆发,海外盈利破局
2024年,阿特斯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4.14亿元,同比下滑9.92%,通过成本管控推动毛利率提升0.69个百分点至15.04%,“量减利增”。
来源:阿特斯
具体来看,组件业务全年营收314.83亿元,同比下滑25.62%,毛利率减少2.95个百分点至12.75%;光伏系统实现营收31.51亿元,同比下降38.97%,毛利率减少近15个百分点,降至13.52%,二者实为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
储能系统营收同比激增420.76%至97.38亿元,毛利率提升13.74个百分点达30.84%,贡献超六成利润增量,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撑。
基于光伏企业境外业务毛利率普遍高于境内的行业特性,阿特斯持续加码海外市场布局。
2024年,公司境外营收达358.11亿元,同比微增1.54%,毛利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至19.55%,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境内收入仅为96.04亿元,同比下降36.6%,且毛利率减少9.02个百分点至-1.80%。
来源:阿特斯
事实上,海外市场的高毛利业务叠加储能需求爆发,有效抵消了传统业务萎缩的影响,最终推动公司实现经营性盈利。
不过,与2024年相比,2025年境外销售形势将更加复杂,其中关税问题尤为突出,或成为不可忽视的“拦路虎”。
为应对贸易壁垒,阿特斯加速推进本地化产能建设。这种“全球孵化、本地部署”的策略,不仅降低了关税风险,还强化了从项目开发到长期运维的全链条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海外竞争优势。
2
研发加码,电池储能突围
面对光伏行业加速技术迭代的挑战,阿特斯展现出坚定的研发投入决心。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8.57亿元,同比增长21.67%,其占营收比例(研发费用率)亦从1.37%提升至1.86%。
来源:阿特斯2024年度报告
在营收、利润双降的背景下,阿特斯不仅没有缩减研发投入,反而逆势大幅增加投入,充分彰显了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长期发展的战略定力。
在技术布局方面,公司重点聚焦TOPCon、HJT、BC等下一代电池技术。
目前,其TOPCon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已达26.5%,182Pro组件通过矩形硅片设计优化,将系统BOS成本降低15%;HJT电池中试平均效率27.1%,钙钛矿和HJT叠层电池效率达32%,为2025年产品迭代奠定了技术基础。
报告期内,阿特斯自主研发的储能系统SolBank3.0获得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UL9540A认证,其104串电池包及电池簇成功通过行业最严苛的安全测试。
来源:阿特斯
该产品采用主动均衡技术,有效降低电池"木桶效应",配备簇级管理和单簇自动投切功能,使产品可用率提升至98%,单次循环吞吐电量提高约1%。目前SolBank3.0已具备全球市场准入资格,技术成熟可靠,并实现全面量产。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推动公司专利数量突破4000项,进一步构筑了技术护城河。
2024年,阿特斯在光伏行业"寒冬"中凭借海外渠道、技术储备、储能协同优势及全球化布局,通过战略聚焦和技术创新展现出强者韧性,在行业洗牌中暂居有利位置,实现了规模与利润的动态平衡。
2025年,面对通威、隆基等龙头加码垂直一体化,阿特斯N型技术量产效率与成本控制突破将成为竞争关键。
原文标题 : 行业至暗时刻,阿特斯为何能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