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中国光伏银粉龙头企业建邦高科正式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若此番上市成功,这家在光伏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十余载的企业,将迈入资本化的崭新阶段,并有望成为港股市场上光伏材料板块的又一新锐标的。
光伏银粉龙头位居全球第二
据其招股书透露,建邦高科为中国最早投资及专注于光伏银粉生产商业化的公司之一。
在过去几年的业绩记录期间,建邦高科在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方面位列国内生产商之首,在所有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
事实上,建邦高科的资本化之路始于技术积累。2012年12月,公司启动光伏银粉的商业化研发项目,成为国内最早布局该领域的企业之一;2014年3月,其首条银粉生产线投产,奠定行业先发优势。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突破TOPCon电池LECO技术兼容银粉生产,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
公司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产品覆盖PERC、TOPCon、HJT等主流及新型电池技术,尤其在TOPCon电池LECO技术适配银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其银粉收入占比达97.4%,虽较2023年的99.1%略有下降,但单一产品依赖风险仍存。
在股权结构方面,IPO前,根据建邦高科的股权结构显示,Cerulean Harbor持股88.89%,Wonder Particle、Silver Ocean、Magic Galaxy分别持股5.26%、1.19%、4.67%。其中,Cerulean Harbor主要由PoplarC Holding(作为由PoplarC Trust全资拥有之代名人)和Azure Harbor(由建邦高科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子淳全资拥有)控制。PoplarC Trust为陈子淳全资企业,陈子淳通过PoplarC Trust持有Cerulean Harbor 72.99%股权。因此,陈子淳、Cerulean Harbor及其相关方为公司控股股东。
此外,沙特阿美旗下AV China Holdings和晶科能源旗下Emerald Investment各持股4.99%。
业绩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业绩方面,在 2022-2024年,建邦高科营收从17.59亿元增至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9.7%;净利润由2420万元攀升至7902.7万元,但毛利率始终徘徊在3%-4%的低位,凸显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招股书显示,公司2024年末流动资产为3.56亿元,流动负债2.82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2945万元,资金压力或成扩产瓶颈。此前,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引入沙特阿美等战略投资者,试图缓解资金压力并拓展国际市场渠道。
4月25日,公司引入沙特阿美旗下AV China Holdings和鼎晖投资创始人焦树阁旗下Capital Ally,分别以864.63万元和849.04万元注资,持股4.99%和4.9%。仅一周后,公司即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募集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
在风险提示方面,建邦高科目前仍面临多重风险:一是银粉成本中银占比超90%,银价波动直接影响利润;2024年银价剧烈震荡,导致公司毛利率承压。 二是公司存在技术替代风险,铜电镀等无银化技术的突破可能改变市场需求。三是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贡献了超60%的收入,使得下游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尽管面临低毛利和替代技术威胁,建邦高科仍被资本看好。沙特阿美的入股被视为传统能源巨头向新能源转型的信号,而焦树阁的加持则凸显私募资本对细分领域龙头的青睐。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资扩大高端银粉产能,并探索半导体封装等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