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海优新材(688680)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刘俊刚先生因工作发生变动,其负责的核心技术工作已全部顺利交接至罗虹桥先生。公司不再认定刘俊刚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同时新增认定罗虹桥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公告指出,此次变动系公司基于技术团队优化和业务发展需求的正常调整,公司强调研发体系完备,不会对生产经营及技术研发产生实质影响。
据了解,罗虹桥自2021年加入海优新材以来,历任产能扩张中心总监、生产支持总监及工艺工程部总监,在光伏材料生产管理与技术研发领域拥有近20年经验。其职业经历覆盖统合实业、常州合威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曾主导多项关键产能建设项目,技术转化与落地能力突出。此次任命彰显公司对内部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重视。
全球第二大光伏胶膜企业
资料显示,海优新材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光伏封装胶膜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自2008年切入光伏胶膜赛道,于2010年成功投产首条EVA胶膜生产线。2014年,公司引领行业潮流,率先推出白色EVA胶膜。2018年,其再次展现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多层共挤POE胶膜,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2021年,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后,此后加速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2%,位居行业第二位。
近年来,尽管光伏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海优新材依然坚定推进战略投资,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024年,海优新材公布了一系列扩产举措:
其一是斥资1000万美元在美国俄亥俄州兴建高分子特种膜工厂,旨在绕过贸易障碍并紧邻北美市场;同时,加速推进土耳其、印度及澳大利亚的项目,并加大组件回收技术的研发力度。
其二则是投资2.5亿元于四川金堂打造西南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为8000万平方米的光伏胶膜,预计2026年投产,此举旨在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更贴近核心客户群。
去年亏损5.58亿元 同比暴降144.31%
据海优新材2024年年报披露,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91亿元,同比下滑46.81%;归母净利润亏损5.58亿元,同比暴降144.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下降111.47%。这一业绩颓势主要是受光伏胶膜市场的价格战以及原材料成本的波动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非光伏业务领域的表现亦十分抢眼。2024年,其车用PDCLC调光膜营收同比暴增504.52%,毛利率达28.22%,远超传统业务板块。
该产品已应用于智己L6车型天幕,成为全球首个量产上车的深色液晶调光膜,并获得了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定点合作,有望在2025年实现批量供应。
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16亿元,同比下降64.02%;归母净利润亏损5743.82万元,同比暴降204.86%,环比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光伏+新材料”双轮驱动业绩成长
在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海优新材坚持不懈地推动技术革新,于2024年推出六大胶膜新品,以此强化其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在车用业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构建起以“光伏+新材料”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随着光伏行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调整及车用调光膜市场的逐步放量,海优新材有望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