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横店东磁(002056.SZ)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据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60亿元至10.50亿元,同比大增49.6%至63.6%;扣非净利润达10.20亿元至11.10亿元,同比暴增69.4%至84.3%,创下公司中期业绩增速新高。
以预告中值计算,公司今年二季度单季净利润约5.52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20.52%,业绩远超市场预期。
三产业协同驱动业绩突破
横店东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磁性材料、光伏、锂电三大业务的共同推动。
磁材产业方面,铁氧体材料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横向拓展至电感、EMC滤波器件等领域,叠加数智化改造提升运营效率。
光伏产业方面,公司海外差异化产能实现满产,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及组件功率持续突破,带动海内外优质市场出货量攀升。
锂电产业方面,公司聚焦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小动力市场,维持高稼动率运行,市场渗透率稳步提高。
本次扣非净利润的增速明显高于归母净利润,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同期存在约4,000万元非经常性收益垫高基数。相比之下,本期主营业务贡献更为扎实。
从磁材龙头到新能源整合者
横店东磁成立于1980年,以铁氧体磁性材料起家,现已形成“磁材器件+光伏+锂电”三大业务矩阵。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拥有专利导航工程及5G工厂资质,位列中国电子元件百强榜。在业务布局上,公司于2010年切入光伏领域,2018年延伸至磁材下游器件,2021年布局锂电小动力市场,实现产业链纵向整合。在产能规模上,目前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已突破12GW,磁性材料年产能达到20万吨,锂电小动力电池产能为6GWh。
此外,横店东磁深度推进国际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光伏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为光伏业务贡献营收超过60%,有效对冲国内价格战压力。
差异化破局光伏行业内卷
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横店东磁通过三大策略实现逆势增长。
其一是通过技术升级,公司成功量产电池效率突破25.2%,组件功率跃升至720W以上,同时制造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了15%。
其二是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成效显著,东南亚生产基地满负荷运行,稳定供货欧美高端市场,溢价水平较国内高出8%至10%,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35%。
其三是公司拓展了下游电站设计领域,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毛利率提升了3至5个百分点。
据行业数据显示,横店东磁的光伏组件全球市场占有率已从2023年的2.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5%,成功跻身二线龙头企业的行列。
2024年受行业价格战拖累,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但通过严控成本及高端产能切换,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8.7%,较2024年Q4提升4.3个百分点。截至7月15日,公司市盈率在11.61-12.09倍,低于光伏设备行业中位数15.8倍,其估值优势凸显。
磁材与新能源双轮驱动
横店东磁近期明确了其战略重心:
一是磁材高端化,公司正加速非晶纳米晶材料的研发,切入新能源汽车电驱市场,并预计2025年相关产品营收占比将提升至25%;
二是光伏出海深化,公司计划在欧洲建立组件装配基地,以规避贸易壁垒,目标至2026年海外产能占比超过70%;
三是锂电产能释放,其江苏6GWh小动力电池项目预计于三季度投产,满产后年增营收可达15亿元。
当国内光伏企业仍在价格红海中挣扎时,横店东磁凭借早年的海外落子与磁材基本盘,在2025年上半年率先实现业绩“深V反转”。在产能过剩时代,“技术溢价+地理套利”*构成的复合护城河,或将让公司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