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有规模优势,有多年品牌积累,中小企业两方面都比拼不过。”孙游证实,其组件成本在0.73欧元/瓦左右,已是在行业内做得比较优秀,低于这个价格就是亏本。
孙游同时表示,两年来国内企业涌入光伏业企业如过江之鲫,如2010年海宁仅14家光伏企业,但到今年已超过40家,“竞争压力陡增,产品售价也随之下调,由是压缩利润空间”。
Solarbuzz最新一期季度报告显示产能过剩仍然严重影响着光伏组件的销售价格。组件的出厂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下降33%,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还会继续下降18%。
“今年可能是比金融危机来临时更冷的一个冬天。”孙游苦笑,除却订单下降,银行方面亦有高额利息需要偿还,“只能是收缩规模,减产减员,准备蛰伏过冬。”
40家浙企抱团
浙江将组成一个由大企业带小企业的联盟,组成合资公司
资料显示,全国目前50MW产能的光伏企业有500家以上,而100MW产能的光伏企业有300多家。
保利协鑫一位高管透露,八月份国内进口多晶硅总量已超过6000吨,相较六、七月份增加1000多吨,但下游的消费量没有变,“这说明部分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减产了”。
重要的是,目前重要光伏企业仍在扩产中。无锡尚德计划将电池组件产能由2010年的1.2GW抬升到2011年的2.4GW;晶澳集团则计划将今年的电池片产能提高到3GW,远高于2010年的1.9GW。
与之相对,2011年国内光伏市场虽较2010年有所扩容,但规模仅在1.5GW左右,仅无锡尚德一家即可供应。
“现在有的组件企业一开工就亏损,未来一两年,将是中小型光伏企业的倒闭潮,只有产能超过500MW甚至是1GW的企业才能生存。”中盛光电中国区经理胡桂所称。
以浙江为例,目前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左右,其中有110家左右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且规模在100MW以下,未来日子将更趋艰难。
“由于光伏产业发展速度过快,目前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沈福鑫说,在未来两三年内,浙江乃至国内的光伏产业,将出现一轮行业洗牌,超过30%的光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