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如今】
看如今,伴随中国光伏业进入冰河期,在国内光伏组件库存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光伏人才需求也大幅度降低。从2012年11月起,国内的太阳能光伏行业职场就进入了招聘淡季,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国内的光伏企业都在减产、裁员。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五一是雪上加霜。大环境下,更多的毕业生则是选择在与光伏产业相关的LED、半导体等行业就业。而在赛维、晶科等光伏企业接连陷入困境之后,薪资都得不到保证,学子们更是纷纷跳槽转行。不少光伏学子觉得自己大学“白读了”。
更何况,是碰到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年代,毕业生一届比一届多。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为699万人,也由此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是对外部需求依赖过重,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自主性不足。作为世界工厂,我国主要承担了产品的生产环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相关联的就业岗位都被国外“拿走”,而这些岗位恰恰都是适合大学生人才就业的岗位。光伏企业的破产倒闭等,更是减少了光伏学子的就业岗位选择。
于是,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出现上述的尴尬也不那么奇怪了。只是,更深层次来看,这不只是学子就业的问题,更是一种对资源、人才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