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组串内接线方式探讨

光伏电站技术探讨
关注

光伏电站中光伏组件组串内接线形式多样,本文针对某山地光伏项目场址特点、气候特征,对接线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了针对本工程的推荐方案。

一、场址特点

场址区由数片坡顶及南向缓坡组成,整体上属于岩溶地貌,地势在南北方向上差异不明显,在东西方向上场址中部地势高于周围地势,海拔高程在1950m?2015m之间,南北向长约2.4km,东西向长约1.6km。场址内冲沟较为发育,一般为季节性冲沟。局部基岩零星出露,场址植被发育一般,以灌木林和荒草地为主。

同时为规避场址内的农地、经济林等,场址连续性不强。本场址不宜采用大跨度光伏支架。故本场址采用的光伏支架为每个支架18块电池组件。支架采用9.353×3.932米的钢结构框架。

二、场址气候特征

场址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8.3天,属于雷暴多发地区。

三、支架组件布置及接线方式对比

四、IEC规范推荐接线方式

根据《Photovoltaic(PV)arrays-Designrequirements》(IEC 62548-2016) 7.4.3.3节(接线回路)的推荐接线方式如下:

IEC推荐接线方式基于如下考虑:

(1)总的原则是尽量减小正、负极间的回路面积。

(2)有利于雷电防护的系统结构设计

五、工程推荐接线方式

基于上述分析:

(1)本工程场址较复杂,不宜采用大跨距支架;

(2)两榀支架支架存在需要组件短接线的可能;

(3)本工程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8.3天,属于雷暴多发地区,本项目处于山脊,雷暴日数高于气象站所在的坝区;

(4)组件接线采用回环式接线增大了回路面积,不利于组件及光伏支架的防雷;

(5)横排布置如采取“两榀串接,上下-回环”的跳线方式,其长度两倍于竖排布置方式。

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光伏组件排布考虑采用竖排(2×9)模式,接线采用“单榀单串-顺接”模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