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80亿!光伏黑马逆势大举扩产!能否穿越周期?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新年前夕,就在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与行业内卷加剧之际,光伏“黑马”双良节能发布了定增预案,拟总投资超80亿元逆势加码38GW单晶硅拉晶等项目。

38GW硅棒总投资高达80.19亿

12月30日,双良节能发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预案公告,该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约5.61亿股募集资金约25.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将用于38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等。

(截图来自企业公告)

其中,38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高达80.1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6.1亿元,由公司全资孙公司双良晶硅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项目不足资金由该公司自筹解决。该项目紧邻双良节能已投产的40GW单晶硅项目,前期已完成立项备案并取得了环评批复。

另外,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的计划总投资规模约5.84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50亿元。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双良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双良节能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成功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保障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光伏黑马堪称“小隆基”

公开资料显示,双良节能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4月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是国内节水节能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

早在2008年,双良节能开始进军光伏新能源装备及材料领域,并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多晶硅还原炉生产制造商,其多晶硅还原炉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65%,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2021年开始,该公司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向大尺寸光伏单晶硅片和光伏组件等领域进军,当年就宣布在包头投建两期4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涉足硅片领域

2022年,该公司包头组件项目成功投产;2023年,该公司包头三期50GW硅片项目开工。

2022年之前,该公司营收以节能节水设备为主,多年来一直超过总营收的50%。但是在2022年后,随着光伏业务产能放量,硅片业务成为该公司营收的最大来源,超过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并且在盈利能力和营收规模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纵观其发展轨迹,双良节能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从单晶硅片到光伏组件,再到拓展制氢装备,与光伏巨头隆基绿能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经历。因此,双良节能也被光伏业界称为“小隆基”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翻倍

自布局光伏硅片和组件业务以来,双良节能业绩出现大幅增长。

在2022年时,该公司的营收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44.76亿元,同比增长2.78倍;归母净利润为9.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2.1倍。其中光伏业务营收达115.24亿元,占比高达79.6%。

2023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87.8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4.83%;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03亿元和13.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98%和64.73%。光伏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成为营收来源的绝对主力。

其中,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66.59亿元,同比增长49.68%;归母净利润7.85亿元,同比增长64.61%。

(截图来自企业公告)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双良节能认为有三:一是在节能节水装备需求的增长驱动下,公司销售稳定增长;二是多晶硅还原炉等新能源装备订单陆续交付;三是报告期内单晶硅片市场价格回暖以及成本优化,硅片业务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带动相关业务利润增长。

此外,在客户方面,该公司的单晶硅片品质持续获得下游优质大客户的认可,与通威、爱旭、润阳、天合等多家下游电池龙头企业合作并签订销售长单,目前总订单金额预计超过千亿元。

在产能出货量方面,预计2023年全年硅片出货将达到30-35GW,组件出货大约3.5GW。

能否穿越行业周期?

近年来,在光伏行业高景气度之下,众多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加码,一批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跨界入局,2023年也成为光伏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然而,由此也引发市场对光伏主产业链各大环节产能过剩风险大增的担忧。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62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012亿元,同比增幅不到8%。而上一年同期,上述公司同比增幅接近130%。不仅如此,实际上在2023年第三季度,已经有部分企业净利润出现亏损的情形。

面临黑云压城的产能过剩危机,以双良节能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又能否成功穿越行业周期?

从数据上看,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63.88GW,同比大幅增长117%;全年装机量预计将创历史新纪录。此外,未来几年国内光伏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虽然目前国内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不过仍处于行业发展的正常范围内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虽然光伏行业整体上面临较大的压力,产能加速出清,但对于拥有充足资金、注重技术创新能够严格控制扩产节奏以及积极开拓海外销售渠道的企业而言将更有可能顺利穿越这一行业周期。(文/Jacky)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