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商海光拼勇气不够,关键还靠实力和底气。如今,面对山崩地裂式的行业洗牌,不少新、老玩家已经逐步失去了当初跨界、扩产时的豪气,开始采取了战略收缩。
大全能源包头10万吨项目,合盛硅业20万吨多晶硅项目,京运通乐山22万吨硅棒/硅片项目,沐邦高科广西梧州10GW TOPCon电池项目等延期投产、入市,斥资100亿跨界20GW TOPCon电池片的皇氏集团干脆撤出了光伏,重归牛奶主业。
面对全产业链无差别的降价打击,无论是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行业老兵,还是乘兴而来,锐气正劲的跨界新军,遭受一轮市场“毒打”逐渐认清一个现实:光伏不是那么好跨、好搞的。
梳理2024年1月扩产动态发现,当前各个链条扩产步伐有所减缓,企业扩产的意愿不再那么强烈。以上游的硅料为例,今年除了通威股份,主流硅料厂商并无多少扩产。大全能源宣布斥资150亿元扩建10万吨多晶硅等项目,实际上却属于2022-2023年产能。
这两家硅料巨头扩产是有底气的,前者形成了最完整一体化产业链,硅料、电池片、组件产销两旺,后者在2022年签下了超3000亿元的长协订单,拥有稳定的客源。
狭路相逢勇者胜,同样有信心还有新军滨海能源。2023年10月26日,滨海能源发布公告,宣布斥资254亿元建设工业硅+多晶硅+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项目。
滨海能源这项扩产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投资204亿元,以孙公司包头旭阳硅料为主体,在土默特右旗建设年产15万吨工业硅、12万吨多晶硅、40GW单晶硅拉晶、40GW单晶硅切片及其它配套附属设施。
12万吨多晶硅项目分为两期建设,每期建设规模为6万吨。40GW拉晶、40GW切片项目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建设规模为10GW单晶硅拉晶,二期建设规模为10GW单晶硅拉晶、20GW单晶硅切片、三期建设规模为20GW单晶硅拉晶、20GW单晶硅切片。
二是投资50亿元,以子公司包头旭阳新能源为主体,在包头稀土主新区建设10GW太阳能电池片、5GW太阳能组件项目。
按照上述规划,项目全部建设完,将形成15万吨工业硅、12万吨多晶硅、40GW硅棒、40GW硅片、10GW电池片、5GW组件的全产业链产能矩阵,跻身行业主流。
目前滨海能源正推动两个项目的落地。1月2日,滨海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包头两个光伏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拉晶、单晶硅切片一体化项目的土地竞拍和有关前期手续准备工作,并已完成其中第一块土地229,029.46平方米的竞拍。
这可能让悬在包头市心口的一块石头落下了,此前江苏阳光(600220)300亿一体化项目放了“鸽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难掩失落。包头出政策做事情,也要碰到有眼缘的,靠谱的企业才是。
当然,这也怪不得江苏阳光,一方面账上货币资金有限,阮囊羞涩,另一方面2016年玩多晶硅搞砸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江苏阳光转战宁夏石嘴山还无实质进展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江苏阳光“钱紧”,那滨海能源“壕”吗?
从账面上看,滨海能源不比江苏阳光强多少。业绩方面,滨海能源和江苏阳光堪称“难兄难弟”,均是主业低迷不振。
滨海能源经历了数次转型,从油漆到热电再到印刷,至今仍业绩平平。2023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53.33%;归母净利润-1032.66万元,同比上升85.77%。
所以,滨海能源进军光伏一体化,目标就是,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华丽转身。
遗憾的是,业绩增长乏力的滨海能源,账面上并不宽裕。截至2023年9月30日,账上货币资金仅有4064.48万元。
显然,这个货币资金量,营收规模,都不足以支撑高达254亿的扩产计划。
至于扩产的资金来源,滨海能源表示,项目会分期建设,将会综合考虑定增、控股股东借款及产业资本、债权、股权等多种融资安排。
2023年4月,滨海能源发布了一项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旭阳控股发行6,664万股,募资8.1亿元。
滨海能源大股东—中国旭阳集团(1907.HK),算得上能源领域里的“老兵”。
中国旭阳集团成立于1995年,总部设在北京,有着近30年的发展史,比光伏龙头天合光能、阳光电源创立的时间还要早。旭阳集团做焦炭起家,现已发展成为焦炭、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官网“自我推荐”一栏中,中国旭阳集团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和全球第二,如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中国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氢气供应商等,在焦炭、碳材料、醇氨、芳烃领域实力一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旭阳集团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管理团队的众志成城,更得益于创始人杨雪岗的掌舵若定。
简历显示,1985年7月毕业于中国沧州河北水利专科学校(现称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获授水利工程建筑专业文凭,属于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原本有个“铁饭碗”。后来,他于1995年5月创立创立邢台旭阳焦化有限公司,经过7年打拼,于2002年7月把事业做到了北京。
同时,凭借在中国旭阳集团在焦炭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行业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杨雪岗本人先后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副会长、河北省焦化行业协会会长等职,还曾任邢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功当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旭阳集团专注于创新,建立了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取得注册专利263项,专有技术454项,软件著作权4项。经过29年的发展,中国旭阳集团体量也今非昔比。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28.20亿元,归母净利润7.16亿。
同时,杨雪岗个人身价亦水涨船高。2020年5月12日,杨雪岗/路小梅以72.6亿元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432位。2023年10月,杨雪岗以14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2023年·胡润百富榜》第406名。
中国“双碳”战略启动后,在杨雪岗带领下,中国旭阳集团加快向新能源转型,集中精力专注于发展氢能+光伏,而入主滨海能源正是其发力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
2021年10月28日,中国旭阳集团以6亿元,折合每股13.50元的总价受让了京津文化传媒持有滨海能源的20.0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杨雪岗成为滨海能源实控人。
滨海能源是深市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7年上市,曾用名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最初上市名称叫“灯塔油漆”。
灯塔涂料前身为天津油漆厂,始创于1916年,系由大成油漆厂、东方油漆厂和永明油漆厂于1958年合并而来。其中,东方油漆厂为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之子冯家遇所创,即中国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之祖父。
历史虽是悠久,牌子足够响,可上市后,灯塔油漆一直业绩不佳,频频转型,更换实控人。2003年,置出涂料类资产,置入热电类资产,更名为滨海能源。2017年又剥离热电类资产,转型至印刷领域。
2021年,中国旭阳集团入主滨海能源之初并未明确转型方向。2023年6月,滨海能源全资子公司旭阳能源注册成立。
同年6月28日,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发布“清水河旭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备案告知书。总投资约112.9亿元的12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将于2023年9月开建。这标志着旭阳集团和滨海能源开始尝试切入多晶硅赛道。
但从滨海能源1月2日公布的项目进展来看,表明旭阳能源总投资112.9亿元年产12万吨多晶硅项目并未于2023年9月如期开工。而且,对比滨海能源10月26日公告,旭阳能源清水河项目增加了建设内容,投资总额也提升到了204亿元。
看到这里,难免会心生一个疑问,总投资112.9亿的项目未能按计划开工,254亿元的项目会更容易落地吗?
全产业链降价潮正打击各个环节扩产者的信心,有实力、有底气的老玩家都在悠着点儿干,新玩家扩产看上去冲劲十足,很多却是表象。
旭阳控股入股滨海能源2年按兵未动,说明其对跨界光伏还是谨慎对待的,未来的扩产也会小心翼翼的,洗牌的节骨眼上,相信谁都不愿成为“旭阳雷尼”!
原文标题 : 账上资金4600万,滨海能源254亿搞光伏一体化靠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