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江苏光伏企业赶在2025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提交了IPO注册。
除夕夜(1月27日)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提交IPO注册,有望成为2025年首个成功上市的光伏企业。
泽润新能创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业生产智能接线盒、传统接线盒、光伏连接器、光伏电缆以及电缆组件的企业。
泽润新能的上市路,比起那些中止、暂停、夭折的光伏同行们,绝对算得上“顺风顺水”。
一家光伏辅材中型企业,凭什么在2023年IPO正收紧、上市难度暴涨之时,从竞争激烈的光伏接线盒环节中脱颖而出,实现逆势上市?
先来回顾一下泽润新能的冲击上市之路:
2023年5月31日,上市申请被深交所受理;同年6月25日进入问询;2024年2月1日通过上市委会议;不到一年上市申请提交注册,登陆科创板将指日可待。
此次冲击创业板上市,泽润新能拟募集资金7.2亿元,将投资于光伏组件通用及智能接线盒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源电池盒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那么,泽润新能的业务和营收是否有过人之处?
资料显示,泽润新能当前的核心产品为光伏组件接线盒,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29667.78万元、52192.55万元、84430.60万元和41980.46万元,其中主营业务的营收占比均超过96%。
招股说明书显示,泽润新能背靠国内外大客户,业绩表现优秀。
与泽润新能达成合作关系的国内光伏组件厂商有TCL中环、晶科能源、尚德电力、亿晶光电、赛拉弗等,国外企业包括Maxeon、LG Electronics等。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泽润新能分别实现营收2.97亿元、5.22亿元、8.44亿元、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2万元、8631万元、12015万元、7534万元。
境外收入也较为亮眼,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58.28%、46.40%、46.18%和39.32%。
这些成绩背后,神秘客户A功不可没。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均为客户A,营收占比分别达到了43.09%、29.11%、27.95%、32.58%。
同时由于“客户A接线盒毛利率较高”,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6.87%、26.82%、26.55%和25.51%,高于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客户A?
据招股书披露,第一大客户A为全球知名薄膜组件企业,且为美国本土光伏企业,同时在东南亚有生产基地。在对薄膜电池技术路线的描述中,还提到了碲化镉。
目前全球仍坚持薄膜组件路线的公司屈指可数,符合以上条件的,几乎只有美国的美国薄膜电池“独苗”:First Solar。
神秘客户A,已呼之欲出。
First Solar的技术路线为碲化镉薄膜电池,在马来西亚(4.4GW)和越南(规划中)设有工厂。
利润80%靠政府补助的First Solar,已在全球组件出货榜上TOP10的边缘位置摇晃。2月4日,随着中国对碲化镉等项实施出口管制,原料短缺和价格上涨将挤压其利润空间,也会给供应链上的每一环带来潜在风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对客户A单一客户存在重大依赖,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对此,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也提到了客户集中度问题。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4年1-6月存在来源于客户A的毛利贡献占比超过50%的情形”“剔除客户A接线盒毛利率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差异缩小。”
泽润新能并没有否认客户A的重要性,和对其过于依赖的风险,但却申请豁免披露该客户的具体信息。
与此同时,客户B和C的姓名也被隐去。
根据招股书中提及,客户B是国际客户、知名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企业,又有光伏瓦片这一不多见的产品等,筛选出了Hanwha Q CELLS、 Siemens、特斯拉,推测这三家企业均有可能是神秘的客户B。
客户B是泽润新能合作五年以上的企业,与客户A的合作也有三年以上,且大多提供的是定制化服务,体现公司竞争实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库存和成本风险。
客户B的营收占比正在逐年价格低,或许也正是在化解这一潜在危机。
上市触手可得,主营业务收入稳定。随着新产品新客户的逐步导入,2023年1-6月泽润新能已不存在对单一客户的重大依赖,而选择不披露重大客户的身份,或许是出于海外市场竞争布局、避免竞争压力、商业保密等多方面的考虑。
原文标题 : 逆势上市,这家光伏公司的神秘客户A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