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能源电价政策调整,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集采终止

新能荟
关注

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集采紧急“刹车”,或是政策调整下的大势所趋。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4月9日,中国电建集团宣布终止其2025年度总规模达51GW的光伏组件框架集采招标。

中国电建公告表示,鉴于近期新能源电价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招标人的采购需求发生了一定变化,故终止本采购项目。各投标人可联系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投标担保退还事宜。

据了解,此次终止的组件集采项目于2024年11月启动,总规模达51GW,全部采用N型技术路线,包括TOPCon和HJT两种组件类型。本次招标分为3个包件,分别对应投资建设项目所需n型TOPCon组件12GW,工程承包项目所需n型TOPCon组件36GW,项目所需n型HJT组件3GW。无论是招标规模还是参与企业数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2024年12月9日,本次光伏组件集采开标,吸引了58家企业踊跃参与,TOPCon标段最低报价低至0.62元/W,均价0.68元/W;HJT标段最低报价0.74元/W,均价0.773元/瓦。

与组件集采终止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电建同期开展的51GW逆变器集采已于2025年2月尘埃落定。阳光电源、华为、特变电工、上能电气等16家头部企业成功入围,覆盖箱逆变一体机及组串式逆变器四大标段。

中国电建此次终止超大规模组件集采,折射出新能源行业正面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变数。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新能源电价将由“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价格波动性可能加大。

随着各地新能源上网细则陆续落地,有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新能源电价政策的调整方向可能涉及并网电价机制改革、市场化交易比例提升、绿证抵扣方式优化等关键领域,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光伏项目的收益率测算。

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电力公司在采购光伏组件时需要重新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风险,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采购需求的波动和变化。在未来,或许有更多电力公司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采购策略。

结语

这一创下行业采购纪录的项目因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紧急"刹车",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正经历政策调整引发的深度重构。当政策"指挥棒"切换为市场"无形之手",光伏投资收益率模型亟待重建。来源:NE-SALON新能荟LD

       原文标题 : 受新能源电价政策调整,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集采终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