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6太阳能光伏行业十大热点企业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中字

NO.10顺风清洁能源:苦苦挣扎  变卖光伏电站

曾经以并购无锡尚德闻名业内外的顺风清洁能源,如今竟义无反顾地走上变卖甚至贱卖“重型资产”的路途,为其旗下庞大的大型地面电站资产四处寻找下一个接盘者。

顺风清洁能源自上市之后,从2012~2013年就开始连年亏损。特别是在2013年,亏损金额达到18亿元之巨。但是在2014年完成收购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上演“蛇吞象”后,顺风清洁能源不但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并且趁此机会扭亏为盈,由亏损18亿元变为实现净利润13亿元。然而好景不长,收购无锡尚德相伴而生的资金压力在后期开始释放,导致顺风清洁能源开始“消化不良”,其业绩水平每况愈下。

在2016年1月14日发布的盈利警告中,顺风清洁能源表示:在产品毛利率减少、电站弃光限电、人民币贬值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预期2015年综合盈利同比大幅减少90%。而其实在2015年上半年顺风清洁能源就已经疲态初显,因为当时尽管实现了35亿元的收入,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了66%。

不仅如此,顺风清洁能源曾经豪掷百亿抢占的光伏电站似乎也成了“烫手的山芋”。由于超过60%的电站集中在新疆、甘肃等西北“弃光限电”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导致前期在光伏电站砸下的重金迟迟难以收回变现。为了摆脱困境,顺风清洁能源不仅放缓了扩张步伐,近期还以12亿元的价格出售旗下180MW光伏电站。在2016年光伏全产业链都取得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曾经出尽风头的顺风清洁能源却在变卖自家的光伏电站,这不由让人蹉跎不已。

编辑点评:2016年光伏限电情况仍未见好转,可再生能源补贴迟发欠发导致光伏项目现金流紧张,部分项目电费收入已难以覆盖利息支出。选择建设并持有光伏电站将面临沉重的资金压力,建成后出售的轻资产模式又无法享受丰厚收益,是否持有光伏电站这个烫手山芋成了摆在光伏企业面前的艰难抉择。

当时手握重金雄心勃勃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的顺风国际,经过2年的探索,相信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山芋的温度,逐渐转型为用户提供光伏综合解决方案的轻资产模式。不论未来顺风清洁能源一路顺风还是仍有波折,投资顺风清洁能源都将是资本大鳄郑建明投资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结语

太阳能光伏行业是变幻莫测的,如何在难以预料的光伏市场上保持快速发展,是目前光伏企业所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光伏企业应该积极创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为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前进动力。而不应该看到一丝的起伏就乱了手脚,在崛起的路途上销声匿迹。就像乔布斯与苹果一样,胜利者往往都是最先开始突破与进取的那一个。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