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飞奔背后,“碳化硅”赛道争夺战谁是下一个王者?

长桥海豚投研
关注

二、碳化硅(SiC)行业的最核心环节在哪?

从产业链角度看,碳化硅(SiC)类器件的制造,主要包含“衬底-外延-器件制造”三个步骤。

而在各环节的价值量比较中,SiC产业呈现明显 “头重脚轻”的特征,其中衬底和外延有将近70%的价值量占比。与硅基器件相比,SiC类器件的上游材料制造环节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也使得上游材料更大的影响了最终产品的成本项。由此可以看出,衬底及外延环节的降本将是SiC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1)SiC衬底:衬底是碳化硅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量占比接近50%。没有SiC衬底,就造不出SiC器件,所以衬底是最基本的材料基础。

SiC衬底是将原材料高纯硅粉/碳粉,通过原料合成、晶体生长、晶锭切割、晶圆切割、研磨抛光等环节进行制备。在衬底生产中,最主要的难点在于超高温环境、长晶时间久、加工工艺高。

资料来源:天岳先进、长桥海豚投研

由于衬底是SiC器件最大的成本项来源,衬底端价格的下降也是整个行业最主要的关注点。参考产业链信息,目前国内SiC衬底主流规格分别为4英寸和6英寸,衬底价格呈现每年下降10%左右的幅度。相对来看,4英寸衬底的良率达到70%以上,而6英寸衬底良率还不到50%。随着产品良率的逐年提升,SiC衬底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

而对于未来SiC衬底价格能否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于:

1工艺和设备的改进,提升长晶效率;

2减少损耗,提升产品良率;

3从衬底到最终产品的转换率提升;

4增加尺寸提升晶圆利用率。

2)SiC外延:外延环节,在SiC制备过程中的价值量占比接近1/4,是从材料到SiC器件制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外延层的制备,主要是在SiC衬底基础上生长出一层单晶薄膜,再用以制造出所需的电力电子器件。目前外延层的制造,最主流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利用气态的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的技术。

资料来源:长桥海豚投研整理

那为什么器件不直接在SiC衬底上做,而要在外延层上做呢?

因为晶体在生长过程中,衬底表面不可避免会有缺陷。如果直接在衬底上做器件,会影响整个衬底的质量,从而对器件的性能有影响。而外延层的设计,使得整个表面更加平整,减少了缺陷,更保障器件的性能。

在碳化硅衬底基础上,对于外延层的选择上,有氮化镓外延也有碳化硅外延,主要取决于最终器件的应用领域。①碳化硅外延,主要用于生产SBD、IGBT、MOSFET等高压功率半导体领域;②氮化镓外延,主要用于微波射频领域、光电领域,也有一部分用于中低压功率半导体。

资料来源:天岳先进、长桥海豚投研

外延层制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性能,需要较厚的外延层、整齐的表面和较低的杂质度。而能否做出较好品质的外延层,需要成熟的设备和优质的衬底。这是由于在外延层制备中,衬底的缺陷有可能被复制在表面沉积的外延层,所以衬底的好坏直接也影响外延层的质量。

综合整个SiC产业链看,衬底将是碳化硅的最核心环节。衬底本身就占到整体产业价值链的1/2,它还直接影响外延层的质量,实际影响程度将达到70%以上。因此海豚君认为,对SiC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围绕衬底环节的研究。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