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震动,光伏迎来“大利好”!

新能源正前方
关注

新能源全面入市,究竟是大利好还是利空?这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今天想说的“大利好”有所差别,但同样值得探讨。

 01 不一样的“大利好”

标题里所说的“大利好”带着双引号,主要这个大利好是相对于此前光伏协会搞行业自律时市场认为是大利好说的,如果说此前光伏协会牵头组织行业搞自律是大利好,那现在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牵头推进的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入市就是真正的大利好!

该如何看待光伏行业自律,此前新能源正前方已经探讨过多次,今天不再赘述,在这里讲讲为什么此次新能源全面入市相比光伏行业自律更能称为“大利好”?

此前很多人认为光伏行业自律是大利好,是因为当下光伏行业主要遭遇产能过剩的困境,而行业自律有望减少产能,稳住价格,让行业回血。

随着很多行业巨头加入光伏自律行动,也许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能(或者更准确说应该是产量),能暂时稳住价格,但是这些产能并不会消失,只要价格一旦企稳上行,很多产能又会死灰复燃,结果很可能就像漫长的猪周期一样,漫长到谁也不知道终点什么时候会来到。

而新能源的全面入市其实也有降低产能的作用,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产能的问题。

新能源全面入市,意味着不仅无法再“保电量”,"保电价"也将成为过去时,行业无法再躺平了(虽然过去两年也没有躺),行业竞争将全方位升级,电站之间的差距会被无限拉大。

虽然顶层考虑到新能源全面入市恐将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留出了3个多月的时间余地,而且后续也有机制电价作为托底,但这些很明显都只是过渡政策,从长期而言,新能源电价全面市场化是必然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必然性的大趋势。

量和价都没有保障,尤其是此前的“财务模型”面临全面崩塌,不同项目可能投资收益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势必倒逼投资者在进行新能源投资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盲目投资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这将在根源上解决产能盲目扩张的问题。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02 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深度绑定被打破

在增量项目中,机制电价是通过竞价形成的,竞价上限由各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也是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店里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等因素确定。

所以,这很可能会彻底改变各省的风光指标分配格局,进而对光伏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为什么现在光伏产能过剩如此严重,除了过去几年行业大爆发,加上二级市场融资政策超级宽松,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跟光伏企业的深度绑定。前几年光伏行业大跃进的时候,光伏企业到全国各地扩建产能,虽然最开始地方政府要给出很多优惠条件,甚至出资占股一部分,但由于保量保价,投产后就是盈利,地方政府不仅可以分红,还可以增加就业和纳税收入,甚至地方政府还可以要求光伏企业从电费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当地发展经济,可以说地方政府完全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后面虽然不再保量,但有保价的存在,只要投资的时候不要求地方政府给出太多优惠条件,尤其是注资投资成为大股东的情况下,还是稳赚的,地方政府可以要求光伏企业从电费中拿出一定比例支持经济发展。

但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电价逐渐转向市场化,交易中形成的电价可能不会太美好,能留给双方的利润空间不多,这样的投资是否能吸引地方政府有很大的疑问,很多项目可能会直接由省级政府先进行指标分配后才能落地,光伏绑定地方政府大肆扩建产能的时代将成为过去。

如果再考虑到此前新能源电站等集中于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而消纳主要是沿海等地区,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的价格能留给项目方多少利润空间,同样引人深思和担忧。

 03 新能源全面入市是长远利好

从上面的推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越往后,落后的产能将被加速淘汰出局,而新建的产能都是财务模型更加健康的项目,从长期而言,能真正引领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总之,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很明确,出发点也是好的,新能源发展了几十年,最后再陪着走一段路就该全面独立自主了。

市场担忧全面入市后新能源行业中短期的业绩压力,近期在二级市场上主要做利空反应,算不上错杀,毕竟确实可能会有阵痛,但长期而言,让市场充分竞争才是最大的利好,如果新能源不能在充分竞争的环境里证明自己,那它们也注定没有未来。

这也是新能源正前之前一直说的,都说光伏卷,其实从全球能源结构占比中来看还不够卷,要卷到光储平价,在克服了新能源天然的缺陷,也就是出力时段不均匀的弱点后,还能相比其他能源有足够大的成本优势,它才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持续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

一个永远靠补贴的行业是注定无法走得更长远的,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谁也战胜不了!

       原文标题 : 全网震动,光伏迎来“大利好”!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